佛说智炬陀罗尼经--提云般若等

佛说智炬陀罗尼经一卷 唐三藏法师提云般若等奉制译     佛说智炬陀罗尼经(与赵宋施护出智光灭业障经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日月宫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陀罗尼自在王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   尔时东方有佛号智炬如来。南方有佛。号金光聚如来。西方有佛号实语如来。北方有佛号雷音王如来。各从本国而来此会。   尔时世尊与诸如来及菩萨众。共在金幢楼观之中。各坐宝严师子之座。时日月天子来诣佛所。头顶礼敬诸佛菩萨。以众妙物而为供养。供养毕已退坐一面。互相谓言。我等云何从诸如来及菩萨所。而得发起一切众生光明破诸黑闇满十方智炬陀罗尼耶。以是陀罗尼力故。当令我等能为众生作大明炬。说是语时。彼诸如来及菩萨众。即共同声而说咒曰。   娑(借音即此字细内之上声下但有字傍注上去音皆仿此)野替(音他地反)谈(句一)斫刍(上)达陀(句二)斫刍(上)钵罗婆(上句三)杜罗米他(上句四)迦(迦之上声迦音纪伽反)罗(上)他(上句五)伊(上)替(他止反)炭(他邓反下同)娑(上句六)苏(上)啰(依罗字本音而转舌呼之咒内有口边作鲁梨履卢逻者皆仿此)吒(都假反句七)苏(上)啰拖(句八)苏(上)哆(丁佐反)娑(上句九)壹炭娑(上句十)陛罗(上)鞞罗钵腻(尼履反下并同句十一)遮(之个反)噜没怛儞(句十二)阿啰腻阿啰腻(句十三)迦(纪伽反下同)罗钵腻迦罗钵腻(句十四)咄噜杜斯咄噜杜斯(句十五)陀苏(上)底(都履反下并同)陀苏(上)底(句十六)地[口*梨]地[口*梨](句十七)度噜度噜(句十八)度啰度啰(句十九)迦(去)罗迦(去)罗(句二十)悉他(上)娑悉他(上)娑(句二十一)只(上)罗只(上)罗(句二十二)只罗簸耶(以哥反句二十三)杜苏杜苏(句二十四)逊杜逊蒲(句二十五)悉他(上)苏案怛苏(句二十六)鹥(于鸡反)闼苏伊闼娑钵腻(句二十七)以竖[口*梨](句二十八)提苏(上)[口*梨](句二十九)羯啰羯啰(句三十)吉[口*梨]吉[口*梨](句三十一)屈(居勿反句内及下句并同)噜屈噜(句三十二)屈摩屈摩(句三十三)羯摩羯摩羯摩钵腻(句三十四)计鲁计鲁(句三十五)鸡罗钵腻(句三十六)羯迦(去)[口*梨]羯迦(去)[口*梨](句三十七)罗噜勃低(句三十八)徒噜低摩诃徒噜低(句三十九)羯啰羯啰(句四十)吉[口*履]吉[口*履](句四十一)必柱斯必柱斯(句四十二)拖苏拖苏(句四十三)诃(上)苏诃(上)苏(句四十四)诃(去)娑(去)钵腻(句四十五)飒婆(去)诃(句四十六)   侄怛他(句一)徒那征(张里反下同)摩诃徒那征(句二)窣(苏骨反)噜窣噜(句三)飒婆(去)诃(句四)戍讫罗毗戍达儞(句五)怛罗怛罗(句六)飒婆(去)诃(句七)树底钵啰地篦(补奚反句八)咄嚧咄嚧(句九)飒婆(去)诃(句十)钵昙摩摩理儞(句十一)萨埵(颠也反下并同)曷啰多勃提(徒咨反下并同句十二)户嚧户嚧(句十三)飒婆(去)诃(句十四)萨埵勃提(句十五)萨埵卢羯儞(句十六)咄嚧咄嚧(句十七)飒婆(去)诃(句十八)洛刹拏(长声)遏质低(句十九)杜忙钵唎诃(上)[口*梨](句二十)屈(音屈申之屈)嚧屈嚧(句二十一)飒婆(去)诃(句二十二)驮啰驮啰摩诃驮啰(句二十三)驮啰驮啰(句二十四)陀啰衍(去)底曳(句二十五)飒婆(去)诃(句二十六)苏跋赖低(句二十七)苏答篦(句二十八)阿(上)钵啰底诃多勃提(句二十九)驮罗驮罗(句三十)陀罗衍(去)底曳(句三十一)飒婆(去)诃(句三十二)南无壤奴嗢迦(上)写(斯舸反下并同)怛他揭多(上)写(句三十三)南无苏跋啰拏钵啰婆(上)矩吒匿(奴吉反)婆(上)萨写怛他揭多(上)写(句三十四)南无萨埵婆地那怛他揭多(上)写(句三十五)南无鼻涩摩琐(苏括反)啰揭是多遏啰是瓢萨怛他揭帝瓢(句三十六)悉殿都漫怛啰钵驮儞(句三十七)飒婆(去)诃(句三十八)   尔时普贤菩萨告日月天子言。诸天子此陀罗尼八十八亿诸佛如来。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之所演说。诸天子优昙钵花犹可易现。此陀罗尼出现甚难。诸天子诸佛出世犹可值遇。此陀罗尼。得值甚难。此陀罗尼犹可易得。诵持之者。斯复转难。诸天子若欲救拔造五逆罪谤正法人。当受阿毗地狱苦者。可于闲处净涂其地随其所办种种香花而为供养。于三七日中昼夜六时。诵此陀罗尼咒。以是陀罗尼威神力故。令阿毗地狱应时破坏为百千分。是中众生即得解脱。何况有人在于人间而得闻者。当知是人。则为诸佛及我等菩萨之所护念。诸天子于此所说勿生疑惑。佛说此经已。日月天众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净土宗历代祖师--未知

净土宗历代祖师--未知

净土宗历代祖师 一祖慧远大师:   慧远大师俗姓贾,雁门楼烦人,精通六经及老、庄之学。年二十一,闻道安法师讲般若经,悟而出家,以弘法为己任。后入庐山,喜其清幽,遂结茅为舍,讲《涅盘经》,刺史桓伊惊...

世间最苦的事情是什么?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世间最苦的事情是什么?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法句譬喻经》安宁品第二十三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时,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了。”  第二位比丘...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观世音菩萨故事:梵音洞中观圣像

  佛教{观世音菩萨}故事 : 梵音洞中观圣像  凡来普陀洛迦朝山进香者大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是“干处祈求千处应”的菩萨。法华经上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就是说只要我...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盘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难说:“不要这么说,阿难!为什么呢?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第三十五回拜喜目夜神

  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  毛孔现身云演他心智  解脱海底希有事势力  普喜幢法门证法光地  善财来到菩提场右边,已是红日高照,天朗气清,一遍朝气蓬勃景象。场中侍者各司其职,扫地的扫地,浇花的浇花,...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不要有不舍之心

  世间的欲念有善恶两种,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开世间的一切;若起恶念则人生方向就会偏差,因此产生了烦恼。  有一次,佛陀来到一个小镇说法,有位富翁也和镇上的许多人一样,虔诚地聆听佛陀宣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