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阿弥陀偈经--失译师名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一卷 后汉失译师名   惟念法比丘, 乃从世饶王。   发愿喻诸佛, 誓二十四章。   世世见诸佛, 垓数无有量,   不废宿命行, 功德遂具成。   世界名清净, 得佛号无量,   国界平夷易, 丰乐多上人。   宝树若干种, 罗列丛相生,   本茎枝叶花, 种种各异香。   顺风日三动, 翕习如华生,   堕地如手布, 杂厕上普平。   一切无诸山, 海水及诸源,   但有河水流, 音响如说经。   天人入水戏, 在意所欲望,   令水齐胳肩, 意愿随念得。   佛寿十方沙, 光明普无边,   菩萨及弟子, 不可算称量。   若欲见彼佛, 莫疑亦莫忘,   有疑在胎中, 不合五百年。   不疑生台坐, 叉手无量前,   愿欲遍十方, 须臾则旋还。   惟念彼菩萨, 垓劫作功勤,   本行如此致, 得号会世尊。   佛兴难得值, 须臾会难闻,   讲说士难遇, 受学人难得。   若后遭末世, 法欲衰微时,   当共建拥护, 行佛无欲法。   佛能说此要, 各各勤思行,   受此无量福, 世世稽首行。   盖闻紫虚荡荡资银隥而遐升,碧浪沧沧驾宝舟而广连,有菩萨戒品荘严者,太宗文皇帝之尚仪也。贤明早著,令德宿昭,雪皎意华,冰清心镜。才兼六行,蕙质久而弥芬。位极一时,兰性幽而逾馥。有佩稻粱之惠,无忘亭育之恩奉,为朕躬敬造一切经论,龙宫妙旨抒四辩於言泉,鹫领遗文流一味於法海。以兹胜福,用彼良因,上奉七庙之灵,下散十方之众。纵使风炎变起甘露,湿而无穷,永劫迁移,香乳流而不竭云尔。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心怀大愿用慈悲修行

  有个老喇嘛喜欢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面打坐,腑视一泓宁静的潭水。然而,每次他城挚地开始祈祷,就在他盘起双腿,调好坐姿的当儿,他就会瞥见昆虫在水里无助的挣扎。一次又一次地,他撑起他吱吱作响的老迈驱...

净空法师:众生与佛没有缘,佛也没有法子

净空法师:众生与佛没有缘,佛也没有法子

  世间人遇到与自己有缘的人就很欢喜,没有缘的人就不想跟他见面。我们知道,阿弥陀佛与十法界一切众生的缘最深。这一桩事情,诸佛都不一样,有些人在自己修行成佛的过程当中,只顾修自己,很少与众生结缘。他...

阿难七梦经--竺昙无兰

阿难七梦经--竺昙无兰

  阿难七梦经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阿难在舍卫国。有七种梦。来问于佛。一者陂池火炎滔天。二者梦日月没星宿亦没。三者梦出家比丘。转在于不净坑堑之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四者梦群猪来抵揬栴檀林...

棉线供养

棉线供养

  佛陀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一位织布师,名叫须摩,家中非常贫穷,没有任何财产,只有靠替人织布,赚取微薄的工资过活。  有一天,他想:「我因为前世没有布施,所以至今才会这么贫穷,如果现在...

高傲的萨遮尼犍

高傲的萨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萨遮尼犍的婆罗门长老,号称全国最有智慧的人,门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经常腹部挂一块金属板,在街上昂首阔步。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满流出来...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百喻经卷下》:91、贫人欲与富者等财物喻

  【译文】  从前有个穷人,稍微有点财物,见了大富翁,便想与他们的财产一样多。由于做不到这点的缘故,虽是有那么一点财产,也想丢弃到水中去。傍人说道:「这些财物虽少,也可养活你数日,为何无端端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