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等

佛说大乘四法经一卷 唐中天竺沙门地婆诃罗等奉敕初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众。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有四种法。菩萨摩诃萨。尽其寿量常应修行。乃至虽遇丧命因缘。亦不得舍。何者为四。诸苾刍菩萨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菩提心。诸苾刍菩萨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善知识。诸苾刍菩萨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不得弃舍堪忍爱乐。诸苾刍菩萨尽寿。乃至逢遇丧命因缘。必定不得舍阿练若。诸苾刍如是四法菩萨尽寿常应坚持。宁丧身命而不舍离。尔时世尊重演其义。说伽他曰。   世间明慧者  应发菩提心   常思一切智  恒近善知识   住堪忍爱乐  依止阿练若   犹如师子王  远离诸惊怖   诸明慧者修行此法。速能超出众魔罗网。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时薄伽梵说此经已。诸苾刍等。欢喜奉行。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胜鬘经--求那跋陀罗

胜鬘经--求那跋陀罗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宋中印度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来真实义功德章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信法未久共相谓言。胜鬘夫人是我之女。聪慧利根通敏...

百业经 五百仙人--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五百仙人--堪布索达吉

五百仙人   ——跟随佛陀脚印,两世皆蒙救度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外有一座寂静的森林,里头住着五百位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养天尊。   世尊观察知道,在森林中苦行的五百位仙人得度的因缘已经成...

琉璃王与释迦族

琉璃王与释迦族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时,波斯匿王的次子琉璃,于二十岁时领兵将父王罢黜,并且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自立为王。  有一恶臣名为耶利,告诉琉璃王说:‘大王,当初您身为皇子,到迦毗罗卫国学习,曾受到释迦族人...

新华严经论  卷上--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上--唐 李通玄

新华严经论 卷一至二十 唐 李通玄撰 新华严经论卷第一 夫以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只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亡知心体合。今此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明众生之本际。示诸佛之果源...

海涛法师:太阳不见了

海涛法师:太阳不见了

  从前有两个修道人,一位叫题耆罗,一位叫那赖。他们在深山中专心修行,经过长期修炼,他们越过欲界的诱惑,获得了神通。  一天夜里,题耆罗起来诵经,累了便躺下来休息。这时,那赖也起来诵经,在狭窄的石...

成唯识宝生论--义净

成唯识宝生论--义净

成唯识宝生论五卷 护法菩萨造唐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     成唯识宝生论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   有情恒为众苦逼  炽燃猛火烧内心   善士意乐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   敬礼善慧诸佛种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