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生乐母--堪布索达吉

生乐母   ——婚前证果度夫,出家智能第一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的萨迦国王与鹿野苑的梵施国王因一些争执,双方起兵战争,伤亡都十分惨重。   有一天,梵施国王又率领了军队,气势汹汹地在康丹河的附近扎营;萨迦国王也不甘示弱,统率大军前来迎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当,打了很久,仍是难分胜负。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萨迦国王的妃子生了一位秀丽的女孩,而梵施国王处则诞生一位端庄的男孩。两国同时都以歌舞奏乐庆贺各自孩子的降生,彼此的鼓乐声,皆引起对方的好奇,于是便派人探知原因,原来萨迦国王得个女儿,梵施国王得个儿子。这时,梵施国王暗自高兴:「这是很好的机会,双方对阵时,同时各得一个孩子,这意味着和平即将到来,因为可以停战和亲。」   于是,梵施国王派一位使节与萨迦国王和谈:「虽然咱们两国一直兵戎相见,但现在我方愿意停战,希望贵国的小王女能许配给我国的小王子,过去恩怨一笔勾消。」   萨迦国王听了很高兴,心想:「自己兵戎战场多年,操劳国事,也实在够累的了,如果两国能够和好,正合我意。」于是,双方互相道歉,还互赠厚礼。   萨迦国王考虑到:「自从女儿诞生之后,战争就停止了,我的身心才得以安乐。」因此,为女儿取名「生乐母」,并精心呵护喂养她,生乐母就如同海中莲花很快地长大了。生乐母自幼贤淑善良,皈依受戒,欢喜广作布施,经常去尼众经堂听经,对释迦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并证得不还果,具足种种神通及八大解脱等功德。   她回到宫中,对父母示现神变,并告诉他们:「我已经获得不还果,不愿再享受世间的生活。希望父王母后能准许我,在佛陀的僧团中出家。」   父母都说:「你要出家,我们无权干涉你。可是在你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许配给梵施国王的王子,因此你还应当征求他的同意。」   生乐母回答:「好,我会跟王子商量。」   这时,她的父母暗派信使,对梵施国王说:「你们是不是该选个良辰吉时,尽快办理王子的婚事呢?否则,王女要是出了家,我们可就没办法了!」梵施国王听后,马上选定吉日,并通知众人参加王子的婚礼。   婚礼当天,王子穿著上好的珠宝服饰前来迎娶,王女也是穿著妙衣霓裳,被接到鹿野苑。这时,王子、王女各自坐在一张凳子上,准备举行结婚仪式,突然间,王女飞到空中示现雷、雨、电、光、雹、火等神变,并对王子说:「我已获得胜法,不愿再享受欲界生活,请您同意我出家。」   王子想了想,觉得王女言之有理,就对她说:「您请先下来,我很好说话的,您愿意怎么做都可以。」   王子同意生乐母出家之后,生乐母高兴地对在座的宾客讲了一些佛法。接着,她也得到父母的恩准,来到给孤独园,在佛陀座下长跪合掌,恭敬顶礼,祈求:「世尊,要是有出家因缘的话,请世尊慈悲摄受,我愿意出家受持净戒。」   佛陀开许了,把她交给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摩诃波阇波提长老尼为她落发、授戒、传法,她也勤恳精进修行,很快地便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连天人们都赞叹她的功德。这时,她已是尼众中智能第一的圣者。   而那位王子听说生乐母已证得圣果,故也在释迦佛的教法中出家,他勇猛精进,后来也断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于是,比丘们请教世尊:「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生乐母和王子都出生在高贵王家呢?又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他们令佛欢喜,出家证果呢?」   世尊说:「这是往昔的愿力所造成的。很久以前,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财富圆满的施主,与妻子一起过着安乐的生活,并对迦叶佛具有大信心。有一天,夫妻两人商量:『我们膝下无子,再多的财产,也没意义,不如趁有生之年,在迦叶佛前多作些供养功德。』   决定以后,他们用自己的财富修建一座经堂,供养迦叶佛和僧众。后来,他俩都在迦叶佛前出家,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圣果,但在临终的时候,他们共同发愿:『以今生布施、出家的功德,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生在贵族王家,当未来世释迦世尊出世的时候,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一起出家,皆证得阿罗汉果。』   借着他们共同发下的愿力,如今已经成熟,所以今生他们都能生在富贵之家,并能出家,共证圣果。今世的王子、王女就是迦叶佛时的那对夫妇。」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悲华经   第七卷--昙无谶

悲华经 第七卷--昙无谶

  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得知声闻法藏。或有修学辟支佛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于辟支佛法。或有修学无上大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了大乘之法纯一无杂。若有修集助菩提法欲...

大般涅槃经卷十一至二十--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卷十一至二十--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第十一卷~第二十卷)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奉诏译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一 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之二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有因缘故,如来于此说有余义。又有因缘,诸佛如来而说是法。时王舍城有一女...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四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四卷--惟净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第四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菩萨若闻菩提心乃能贯穿一切法   即此所有贯穿智于诸法中无所著...

重阳立教十五论--王重阳

重阳立教十五论--王重阳

  《重阳立教十五论》全文:   金·王重阳   第一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   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人真道矣。   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耶舍崛多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耶舍崛多

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宇文周世天竺三藏耶舍崛多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无量菩萨摩诃萨大众俱前后围绕。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与无数持咒贤圣俱。前后围绕来诣佛所。到佛所已五体投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一--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一--澄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   唐 澄观撰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   将释此序大文分三初明题目次辨撰人后解本文初中经疏钞题具如下释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名为序又序因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