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金色比丘尼--堪布索达吉

金色比丘尼   ——丑女供养佛塔,感得金色身相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户贱种人家的妻子生下一位具有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趁晚上,把她溺死,再丢出去喂狗。」   母亲说:「您不要这么说,杀人是天理所不容的,毕竟她是我们俩的孩子。起码等到她长大,能自己独立生活的时候,再把她赶出门。」丈夫想一想,也同意了。   从此以后,他们把她关在家中偷偷地养着,不让任何人知道与看见。等到她能独自行走时,这对夫妇便把她赶出家门。她流浪街头,四处行乞,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相貌本来就够丑的,却又染上严重的麻疯病,她实在是痛苦难忍,便在街道上乱喊乱叫了起来。   阿难尊者看到她惨叫的情景,生起无比的悲悯心,于是上前温和地问:「女孩,妳是谁呀?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她的神智还算清楚,悲伤地对尊者祈求说:「尊者啊!一定是因为前世恶业所感召,我才变成现在这副模样。求求尊者,消尽我的恶业吧!」   尊者悲悯地安慰她:「你不必担心,我教你行善,以善业的力量,来消尽你的恶业。」   于是,阿难尊者从别的地方找来一些芝麻油、供香,把她带到佛的发塔和指甲塔前作了香、灯、涂香、鲜花等的供养。这时,给孤独长者正好也来到这里,看见这一情景,过去询问,尊者便告诉长者事情的经过。给孤独长者看见丑女没穿衣服,生起慈悲心,于是送给她一件衣服。   另方面,佛陀已观知这位可怜的女子,便亲自来到塔前。丑女见到佛陀三门寂静、相好庄严、圆满严饰的金身,马上生起很大的信心,她想:「我供养发塔、指甲塔的功德已经很大,今天若能再亲自供养佛陀,功德更不可思议。」想着想着,她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供养佛陀。她无比欢喜地在佛前合掌祈祷,接着,就在这欢喜心中去世了。   死后,她转生到当地的一户商主家,生下来时非常端庄秀丽,全身肤色金黄,因此取名「金色」。金色刚满七岁时,对佛法生起信心,在求得父母的同意后,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出家后,她昼夜精进,很快地就灭尽烦恼,获得阿罗汉果位,成为具足大神通的阿罗汉。   证果之后,她用神通观察自己的前世,知道是阿难尊者把她从十八种丑相的贱种人中救拔出来,所以她对阿难尊者特别感激,天天恭敬供养阿难尊者。   比丘们看见这一情景,前去请教世尊:「世尊,金色罗汉以什么样的因缘生在富贵之家,全身肤色金黄?又为什么年纪还小,就对佛法产生信心,出家证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开示。」   世尊说:「你们还记得舍卫城曾有个十八种丑相的女孩子吗?」   「记得,记得,她真是丑得可以。」   「当她正在供养我的发塔时,我亲自到她的面前,她见我之后,生起大信心及欢喜心,并在充满欢喜心及大信心中去世。因此她转生到大商主家,一出生肤色就是金黄。」   比丘们又问:「那么,请问世尊,她造了什么恶业,而成为十八丑相的贱种人呢?」   世尊说:「这是她过往业力成熟的缘故。早在人寿两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施主的一位女儿,长大后对迦叶佛具足信心,还祈求父母同意她出家。出家后,她个性刚强,恃财好胜,常常恶口骂人『贱人』、『丑人』等。后来,她一生中修持清净梵行,在临终前发愿:   『我一生中出家修持梵行,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就以这出家功德,希望能于释迦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获证阿罗汉果,而且希望恶口骂人的恶业不要成熟。』   但是,因果不虚,这个骂人的恶业最先成熟,使她成为具有十八种丑相的贱种女。后来,善愿成熟,得以遇到我,并对我生起信心及欢喜心,由此转投生为商女,最后出家获证阿罗汉果。这就是她的前后因缘。」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摩诃迦业度贫母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摩诃迦业度贫母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摩诃迦葉度贫母经一卷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度于君民。与除馑众菩萨大士。天龙鬼神世间人民。无央数众会听经。是时摩诃迦葉。独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众生。舍...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弘一法师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弘一法师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弘一大师编述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序 第一章译名辨异 第二章十轮经大旨 第三章占察经大旨 第四章本愿经大旨 第五章法身赞及仪轨大旨并灭定业真言 第六章他经流传 第七章诸家...

金刚经说什么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南怀瑾

金刚经说什么 超越宗教的大智慧--南怀瑾

今天要讲的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金刚经是影响非常大的一部佛经。千余年来,不晓得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因金刚经而得到感应,因金刚经而悟道成道。金刚经是佛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他最伟大之处...

百业经 一只大象--堪布索达吉

百业经 一只大象--堪布索达吉

一只大象 ——对佛欢喜 得以升天 一时,佛在舍卫城,率僧众安居毕,从舍卫城前往王舍城(两城距离按经纬度计算大约为五百五十五公里)。时有一群大象,因惧狮子之侵害就跑到山上。其中的象王遥...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居士传新编: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著牟子理惑论

  隆宣法师 总监  释永真 彭殿清 撰集  2、牟融:中国最早居士 著牟子理惑论  东汉牟融(公元166~?年),自号牟子,中国最早的佛教居士。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生于苍梧郡广信县(...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一念之差 为何会改变他的命运?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