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 哥玛达鸟--堪布索达吉

哥玛达鸟 ——恶口骂僧 累世受报 一时,佛在舍卫城,檀香山上有一只哥玛达鸟临近寿终。 如来正等觉具有二种智慧(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遍知一切,每时每刻都在观照着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 此时,释迦世尊观知哥玛达鸟该授记了,依靠它可以度化无数众生。故佛于舍卫城刹那间来到了檀香山,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显示神变,显现出五百只扎夏鸟恭敬右绕佛陀,它也对佛陀生起了欢喜心,也想去转绕佛陀,但还没来得及去转绕,在欢喜心中,它就去世转升天界。升天后,他观知是蒙佛之恩德而升天,即来佛前恭敬供养,祈求传法,世尊给它传了相应的法,他得到了圣果,才返回天界。这时,世尊把哥玛达鸟的尸体拿到诸比丘前,为了让众等生起厌离心,便告诉舍利子:“你观一下它前世的因缘是什么?为何变成鸟?”舍利子遵命,马上以声闻智慧入了最高境界的定来观察,结果是:它的前一世、二世乃至声闻眼无法观察到生生世世一直是只鸟,却观不到是以何业转生为鸟。舍利子出定,在佛前恭敬顶礼合掌祈求:“世尊,弟子尽力也没观察到它的业缘,唯世尊具大智慧遍知一切,故祈请世尊为观,并宣说其前后因缘。” 世尊告曰:“诸比丘,这只鸟是前世造了恶业而得此报的。在很早以前,有一位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见义如来出世,在其教法下,有一僧团的管家四处化了很多缘,有很多僧众看不惯,劝他不要再到处去化缘,这样没有很大的意义。当时,管家生了大嗔恨心,愤然恶口相骂:‘你们这些出家人,天天象哥玛达鸟一样,只会喳喳喳地说一些费话,什么事情都不考虑,简直不象比丘。’后来,他慢慢又生起了后悔心,励力忏悔前衍,到临终时发愿:愿我对僧众粗语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将来在象见义如来一样的如来前,令佛生欢喜心。当时的这位管家即这只哥玛达鸟的前世,自见义如来出世一直至我的教法下,他都在傍生界。今对我生欢喜心故,死后立即升天了。升天后,又在我前求法获证圣果后,返回天界。今我与见义如来功德、智慧、事业、力量相等无别,故他在我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世尊如是宣说竟。诸比丘听了此鸟的前后因缘,都生起了厌离心,世尊见彼等已堪为法器,便传了相应的法,使很多谛听者灭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位。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彰所知论--沙罗巴

彰所知论--沙罗巴

彰所知论 元帝师发合思巴造三藏弘教佛智大师沙罗巴译      彰所知论序 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复撰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悯化群生。此亘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师。洞彻三乘。...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施护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施护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尔时优填王。独处空闲静室而坐。生如是心。我当云何知诸帝王真实过失及真实功德。我若知者当舍其失当修其德。谁有沙门净行者。能了为我广开示。良久思已便作是念。唯我世尊三界大...

《安士全书》:检校善恶立世阿毘昙论

《安士全书》:检校善恶立世阿毘昙论

  检校善恶 立世阿毘昙论  帝释天王。将至善法堂上。诸天围绕恭敬。入堂。帝释升师子座。左右各坐十六天王。其余诸天。依次而坐。有二太子。一名旃檀。二名修毘罗。是忉利天二大将军。又坐三十二天王左右。...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二回拜偏行外道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二回拜偏行外道

  再到诸都萨罗城  参遍行外道于峰  九十六种无依作  离知见证真实行  这时,善财童子从不动优婆夷那里,闻得妙法之后,更专心忆念他所获得的种种教诲。他完全相信、接受、思惟和观察善知识的教化。 ...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俱枳罗陀罗尼经 宋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复有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俱来会坐。    尔时佛告尊者阿难言。汝当谛听...

撰集百缘经第七卷--支谦

撰集百缘经第七卷--支谦

  撰集百缘经第七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现化品第七   (六一)身作金色缘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诸音乐。以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