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一百--圣严法师

  自序   佛说的法都是智慧的语言,是从佛的大觉智海中流出;是从佛的大悲愿海中流出。智慧的语言,清凉自在;慈悲的语言,温馨可爱。为我们从烦恼中解除困扰,为我们从迷茫中指点出路。在我们忧愁时给予希望,在我们旁徨时给予引导,在我们恐惧时给予鼓励,在我们得意忘形时给予当头棒喝。   这本书的缘起,在《圣严说禅》一百则出书後,交待叶翠苹女士从《法句经》、《华严经》、《法华经》等诸经及《大智度论》中,摘出短偈一百则,由我逐则以现代人的角度用口语解说其涵义。完成後发现内容不够紮实,文章结构也不够精链,所以带到美国重新写过。是文学性的,也有一些思想性的味道,读的时候,不妨多咀嚼咀嚼。   本书的大部分曾在《联合报》的副刊连载,从一九九六年元月起,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止,也在联合报系海外版的各报副刊同步刊出,深获国内外读者们的喜好与佳评。刊出的文章,每则均配有名漫画家朱德庸先生极富幽默感与思想深度的插绘,为之增色不少。   现在此书将由法鼓文化及联经同时出版,谨以数语,报告其成书的经过,就算是序吧!   一九九七年十月三十日圣严写於纽约东初禅寺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法句经卷上。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温故知新,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要求深入,对各种不同领域的学问要求广泛,然後加以贯穿通达,自成一家的创见。不会读书的人,一旦多看了几本书,讲出来的话可能陷於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闻的人,却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识化成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智者。所以多闻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会因为看多了书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确定努力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之後,智慧日日增长。   智慧可以从读书而来,同时也会从体验中开发。若无体验,智慧欠踏实,不过是人云亦云,东扯西拉,不能成为与自己生命相结合的学问和见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厨那样五味调和百味香,高明的厨师能善用种种材料变化出风味独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风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称为多闻。   智者博解众义,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门深入,又能门门相即相容。不仅通达佛经,对一切学问也有如探囊取物,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工夫。   理解真实的义理之後,必然要即知即行,并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义理去实践,继而从实践中体会更深一层的道理。其思想和行为既能安顿自己,也能安顿他人。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法句经卷上。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轨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工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觉得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麽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麽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於己有害於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满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後,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後要守住它,不让它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起波动,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於物质环境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於一境,“观”是观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不断地反覆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观”。心无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受诱惑,并能恰到好处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种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决断力,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於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是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於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在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後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後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麽忿忿不平。 面对现实   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六十华严经卷二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就会体悟到一切现象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本来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之所以有成败起落,是因为众生所造种种业而产生了种种现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绍一位女士来见我,说她有名有钱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儿有女有丈夫,什麽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所以希望我能指点她几句话。见了面,我问她,要我告诉她什麽?她说她已不少什麽,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不觉得有什麽幸福。我告诉她:“你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少了一点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许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几天吧!”   我告诉她:智慧与烦恼相对,不快乐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环境的存在,这是很累人的。慈悲与怨瞋相对,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却还嫌你付出太少,这是很烦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间的事物,起起灭灭、来来去去,都是暂时有而本来空,何必那样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多少,不会在乎他人的反应如何,只是为了爱护环境、照顾他人,而做奉献。有智慧者能够放得下,因为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够提得起,   因为有世间就有业,多造善业,多结善缘,正是菩萨的心怀。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会发现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愿地奉献,当然不会累也不觉得烦了,连休息几天也用不着了。   此偈告诉我们的消息是:因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观念和想法,都在起起灭灭,所以从空而有,由有归空,不必为了成败得失而起烦恼。可是,既然生活於此世间,一定是在成败得失的现实之中,不论是苦是乐、是成是败、是得是失,都是由於自作自受;不论你记得不记得,通过三世因果的观点来看,你必须面对现实,改善未来。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六十华严经卷三三。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错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说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就是过去,现在就是过去及未来。这对一般人的常识世界的认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这儿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颠三倒四,事实上,它有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在里面。   在现实世界里,一切动物之中,人类居於最高等的层次,因为有记忆、能思辨、累积经验,形成了文化。这都是时间感的反应,所造成的结果。记忆着过去的经验,变成生活於现在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过去的记忆加上现在的事实,便能展现出未来的景观。   正因为人类具备在时间上的条件,朝向正面发展,便是不断地改正过去、更新未来;朝向负面延伸,便是对过去的眷恋与追悔,对未来的梦想与忧虑,对现在的不满与不安。这就为人类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苦恼。   因此菩萨慈悲,告诉我们:时间虽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类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时间所骗,不要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站在你现在的立足点上,你是带着从前,走到现在,你又立即带着你的过去和现在,走出未来。所以不论你的记忆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现在的你,虽不等於是过去的你,也不就是未来的你,但确实是和你的过去及未来,连系在一起的。   曾经有一位禅师,离家数十年,再度回到家乡时,他的亲人都认不出他了,经他自我介绍後,他的亲人便惊讶地问:“变成这麽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个人吗?”   禅师回答说:“那个人的确就是我,我这个人的确不是他。”这两个人的对话,点出了时间的前後,虽不可分割,但又历历分明。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於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求学要诀   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解义,虽困不邪。──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求学有两个要诀:第一是常亲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学”是指圣人之学、解脱之学,也就是离烦恼之学、安心安身之学。   “多闻”是多多学习待人接物,与人共处,化解烦恼,增长智慧的观念和方法。简言之,多闻者是学问渊博、知识丰富的人;在佛教界称之为“善知识”,指的是良师益友,能为我们传递经验、解惑纾困并授之以正确实用的方法。   “解义”是指对理论的了解、对学问的洞悉。“多闻”是多听、多学、多读书;“解义”则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懂得这两个名词之後,知道求学要常亲近、请教、请示博闻强记的人或见多识广的人,由此可以获得智慧的启发和学识领域的开拓。然後便能安住於正确的、正当的、真实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环境上的任何困难,皆可迎刃而解,也不会被错误的观念或不良的环境所诱惑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时候,仁义道德都听得懂也讲得出口,一旦面临利害关头,却可以出卖良心,追求不正当的利益去了。 不如无知   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则无所解。──六十华严经卷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一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永恒的本质,也没有一定不变永恒的真理让我们认知。假如有谁能理解到这样的事实,也就没有什麽大道理可以被了解说明的了。   所谓“诸法无自性”,是说任何现象没有不变的恒常性,任何现象都会由於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任何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都是如此,故世上并无永恒的真理和不变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观念上有此认同,事实上却难以体会;总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对一切现象在心理上产生正负两面的反应。正面反应是想迷恋它、追求它、占有它,形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苦恼;负面的反应是,想要的追求不到,无法占有;已经到手的,担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产生了永远没有全安感的苦恼。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为了自寻苦恼而忙。有人说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为了成就感。其实只是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实无的事物而忙。 战胜自己   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这个偈子是说,若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当然是够勇猛的战将了,但是,还不如战胜自己的烦恼心来得有价值。这四句话是意味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总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做着适应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勇者胜而懦者败;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许多人、事、物,都是战斗的对象。其实,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挥,那才是最顽强的敌人。   一般人认为,如果没有危机感、竞争力或进取心,可能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所以许多人都会殚精竭虑地为自己、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为发展的战场。   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一位在作战时,能够万夫莫敌,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功勳彪炳,使得敌军望尘披靡,但他内心是否平安、自在、欢喜,就大有问题。例如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统治半个地球,战败後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相当烦闷痛苦,难以排遣,而说:“我可以战胜无数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可见能够战胜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战争的上等战将。   要战胜自己很不简单。一般人得意忘形,失意时自暴自弃;人家看得起时觉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时觉得没有人比他更倒楣。唯有不受成败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无形的情况所影响,纵然身不自在,却能心得自在,才算战胜自己。   平常人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矛盾、冲突、挣扎,经常发生,如何调伏烦恼,非常重要。发生在心外的事比较好应付,发生在心中的事则较难处理。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工夫,在观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观念上要想到这是种种因缘配合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自己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无法掌控,心中情绪自然会安定。在方法上则要做些自我约束与宁心安心的工夫,若能随时随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战胜了自己。 用佛智慧   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六十华严经卷三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此偈是说,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头脑快、见识广、懂得多、学得勤,就觉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为自己非常愚笨,头脑钝、手脚慢、理解力低、记忆力弱,就觉得没有智慧。其实,如果依据此偈做判断,这两种人都还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麽?   三年前有一对夫妇遇到婚姻危机,先後都来请我指示。两人都是出身於农村,结婚已二十多年,当时都只二十来岁,男的初中毕业,女的小学程度,後来男的由工读而出国留学,回国後升到了一家中小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太太老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来告诉我,本来他没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实情之後,也来告诉我说,既然丈夫无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迟早大不了离婚算了。   这对夫妇,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识水准不相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人都没有如来所说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错的,丈夫岂可将错就错?丈夫有外遇已是错的,妻子岂可也去找外遇?两者都已四十多岁,还不珍惜患难夫妻,竟来互斗意气,把幸福婚姻的营造,当作儿童的游戏,是多麽的愚痴!幸亏两人都来见我,被我各骂一顿,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此偈所谓被“颠倒妄想覆”盖了心窍,不见了智慧,任由情绪奔放,惹得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後才有份,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事实上,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於生活中,少闹一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少为自己制造烦恼,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谅解人、包容人、帮助人,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如来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应当马上开始运用佛的智慧。否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到智慧,你也永远不会成佛了。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却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型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位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人在成功之後,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於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於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并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後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於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画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那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後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麽;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鉢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作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作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   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分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於度外,乃至也置生死於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文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之所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於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於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於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着,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盘时,尚未悟入智慧、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麽?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麽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麽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後世,行法者安稳。──大智度论卷一六。释初品中毘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於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於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於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後,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作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後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於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剑及履及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大智度论卷一五。释初品中毘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六   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於没有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努力。   世间的许多知识分子,读了大量的图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仅在贩卖学问,餬口维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人也许有用,於己等於无益。有些学佛的人,读了许多经论及祖师的语录,却不能开悟,也无法减少烦恼。懈怠不精进,能说不能行,是其关键所在。   此处所谓的“妙道法”是佛所说的离苦法、解脱法、成佛法,即是成熟众生的大乘菩萨法。有人听了佛法之後,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深怕时机难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很不简单!听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达,觉得死而无憾。可是对佛教来说,仅仅闻道又能悟道,虽也可以死而无憾,如能不死而将经验分享其他尚未闻道悟道的广大众生,那就更好。作为一个菩萨,听了佛法之後,如果尚未悟道,当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时也要介绍给别人。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为菩萨初发心”。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说听到佛法却不能拿来利益自己,即如禅宗语录所比喻的,走在江水边结果渴死,坐在饭锅边结果饿死,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连举手之劳都不肯,难怪渴死饿死。佛法称这些人为睁眼的瞎子、有耳的聋子、有嘴的哑巴,佛法对他们水泼不入心,听是听到了,但跟他们的生命不相应。   凡事因循,得过且过,虽然手中握有无价宝库的钥匙,懒得打开宝藏之门,懒得运用库藏的财宝,那就等於没有财富的乞丐。   知识学问,贵在学以致用,不用便无用,无用便无益。凡事剑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盘分已得。──大智度论卷一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盘,但已在走向涅盘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於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於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着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於时空的执着,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後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後,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工夫之後,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後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於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如果心有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盘,仍有一些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盘功德,嚐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禅能离欲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大智度论卷一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淫欲之乐往往使人沈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於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性欲最强。男女的性欲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淫欲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於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二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性欲就不会那麽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淫欲重的。性欲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於体质虚弱,火气上升,性欲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性欲奔放,造成严重的後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   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不断在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像: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後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後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後,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大智度论卷一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象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於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於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象。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嚐,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工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後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於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着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後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着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後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後,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发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着。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作“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麽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於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作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着,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开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另一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麽;有了智慧之後,没有自我、没有执着,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於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後,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於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麽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麽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像,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屍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於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後,是属於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於身心的健康。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麽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後的圣者,对於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麽?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辩的逻辑,才不致陷於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无见般若,是亦名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都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着;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麽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後的人说的。悟後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着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後,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着,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藉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於大彻大悟之後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作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於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象,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着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是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符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大智度论卷二○。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着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後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着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有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麽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於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作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大智度论卷一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麽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於般若智慧,归向於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後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後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後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後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後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後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於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局。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大智度论卷二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於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麽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麽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涵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於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後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着这些没什麽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大智度论卷四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着种种现象,也不执着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这种境界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後,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着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後,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成狂傲、骄慢,那就等於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後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作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样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卷三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屍,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恶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於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於生死的苦难,关键在於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对於人生的经历,当作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沈缅於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鸠摩罗什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鸠摩罗什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及完整仪轨   【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   【莲池赞】   莲池海...

大庄严经论--马鸣菩萨

大庄严经论--马鸣菩萨

大庄严经论 马鸣菩萨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大庄严论经卷第一   前礼最胜尊  离欲迈三有   亦敬一切智  甘露微妙法   并及八辈众  无垢清净僧   富那胁比丘  弥织诸论师   萨婆室婆众 ...

东方三圣法门修持捷法--未知

东方三圣法门修持捷法--未知

  修证东方三圣法门捷法(网络佛堂适用版)   (整装、静心,开始仪轨。) 一、称佛号:   南无常住十方佛(双手合十,虔诚恭敬。观想自己虔诚跪拜在诸佛菩萨的座下)   南无常住十方法(双手合...

弥勒佛法门捷法仪轨-- 功德人生

弥勒佛法门捷法仪轨-- 功德人生

  修证弥勒佛法门捷法(网络佛堂适用版)   (整装、静心,开始仪轨) 一、称佛号:   南无常住十方佛(双手合十,虔诚恭敬。观想自己虔诚跪拜在弥勒佛的座下)   南无常住十方法(双手合十,虔...

佛说五无返复经--沮渠京声

佛说五无返复经--沮渠京声

佛说五无返复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尔时佛在祇树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时有梵志。在罗阅只国闻舍卫人多慈孝顺奉经修道供事三尊。便到舍卫国。见父子二人耕地。毒蛇啮杀其子。父故耕不视其子。亦不啼哭。梵...

佛说菩萨逝经--白法祖

佛说菩萨逝经--白法祖

  佛说菩萨逝经   西晋沙门白法祖译   佛在鹞山中。与诸比丘五百人。皆阿罗汉。平旦皆着衣持钵。入城各行求食。时城中有一豪富长者。国中第一所居高燥舍宅楼观甚好。垣墙周匝七重门。字檀尼加柰。檀尼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