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

  【简介】

  大兴善寺位於陕西省西安市城南,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庭,被国务院确立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它始建於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在兴建都会大兴城(今西安)时,敕令建造了大兴善寺作为国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故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隋朝扩造的大兴善寺在大兴城靖善坊内,与玄都观隔街相对,气势宏伟。《长安志》卷七载:(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之最。号曰大兴佛殿,制度与太庙同。”《辩正论》卷三详细地描绘了大兴善寺的碧瓦飞甍,金殿巍峨的气派:“大启灵塔,广置天宫。像设赁虚,梅梁架迥,璧当曜彩,玉额含辉,画拱承云,丹栌捧日,风和宝铎,雨润珠幡,林开七觉之花,池漾八功之水。召六大德及四海名僧,常有三百许人,四时供养。”大兴善寺开山祖师是灵藏大师。他是杨坚的布衣知友,同时任隋朝管理全国僧尼事务的昭玄都僧官。隋朝几位箸名的昭玄统,除昙延外在任职期间都住在大兴善寺。

  这里还是隋朝第一所国立译经馆。着名的“开皇三大师”耶连提黎耶舍、闍那崛多、达摩笈多都相继为译主,开创了隋朝一代佛经翻译。耶舍主译佛经约8部、23卷,有《百佛名经》、《莲华面经》等;崛多共主译佛经引31部、165卷,主要有《文殊师利行经》、《佛本行集经》、《贤护菩萨经》等;笈多久住兴善寺,主译经论7部22卷。这三位从古印度远道而来的高僧,对中国佛典翻译做出了很大贡献。唐玄宗开元初期(716—72o年),印度佛教密宗傅播者“开三元十”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里译译出密宗经典五百多部,大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成为中国佛教密宗圣地。

  758年,应不空所请,唐肃宗在大兴善寺设置灌顶道场。灌顶之法,在古印度是国王即位仪式,将四海之水用四宝瓶盛之,由国师灌於国王头顶,象徽国王权力四海无边,国家兴盛。佛教密宗效法此举,当僧人嗣阿闍梨位时结坛灌顶,称“授职灌顶,”此外还有“结缘灌顶,”息灾灌项,“成就灌顶等等,从而在华夏首开灌顶之风。

  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841一846年),下令全国排佛。大兴善寺也被废除,建筑被毁,僧人被勒令还俗。大兴善寺从此一蹶不振。宋元时期,大兴善寺一直很冷寂,直到明清德满禅师才在此“鼎新梵刹”。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云峰禅师居大兴善寺,脩造了殿堂和钟楼,弘扬禅宗。清朝诗经过三次较大规莫的脩葺,第一次是1648年,僧人麸斋脩建了方丈室、大雄宝殿以及禅堂廊庶,面貌一新。第二次在1694年,由清川陕总督笔贴式、平安纳等集资,先後脩建前殿、钟鼓二楼、大殿、十王祖堂、弥勒殿等建筑,前後约十年才完工。1943年太虚法师和于斌、冯玉祥等人组织了中国宗教徒联谊会,并於1945年在大兴善寺创设了“世界佛学苑巴利学院”。1956年为保护佛教名胜古刹,政府拨款对大兴善寺进行了大规模整脩。 由卧龙方丈朗照任住持,慧雨任监皖。他们与卧龙、慈恩、庄严四寺合并,祖成了农业社,十多名僧人拥有四十多亩土地。他们登扬农禅寺并重,以寺养寺的传统,粮食和蔬菜自给自予,生活得到保障。

  1984年4月,陕西省佛教协会接管大兴善寺後,用半年时间,修复殿堂、僧房41间,并重塑了一些破毁佛像,翻整了二十余亩荒地,修剪绿篱一千余米,增加盆花六百余盆,植黄杨、冬青、刺伯等三万株美化环境,并新建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服务部,购置了一批接待用品,使寺兴善寺面貌大为改观。当时大兴善寺有僧二十多人,慧雨法师任方丈,源慧法师为维那,印善法师为知客,僧众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讲经礼佛,举行各种法事活动。国内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外国友人和港澳台同胞也常常来此烧香礼佛,参观访问。

  大兴善寺大殿北边有唐转法轮殿遗址,遗址前安放着一尊曰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大师同志会赠送的地藏菩萨铜像。8o4年曰本学问僧空海人唐求法,在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回国後开创了日本真言宗(即密宗)。1985年10月,曰本空海大师同志会为纪念空海示寂一千一百五十周年,向真言宗的发祥地——大兴善寺敬献了这尊青铜地藏菩萨立像,高约l.70米,底座用的汉白玉彻成。10月25日,大兴善寺隆重举行了地藏菩萨像奉安开光仪式,由167人组成的日本空海大师同志会友好访华团参加了法会。这尊佛像,成为新时期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新见证。

  寺内文物有清碑四方,即清康熙年间《重修隋唐敕建大兴善禅寺来源记碑》、《重修大兴善寺碑记》、乾隆年间《隋唐敕建大兴善寺祖庭重囗囗囗记》和咸丰年间《太兴善寺法源碑记》,皆为研究大兴善寺的重要史料。寺内还藏有三帧巨幅清朝西藏彩绘《阿弥陀佛像》、《极乐世界图》和《弥勒像》是西藏绘画艺术珍品。

  【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市南门外小寨村

  电话:029—85216034 85227071

  传真:029—85252721

  邮编:710061

点我:
标签: 寺院

相关文章

上海静安寺

上海静安寺

  上海静安寺   【简介】   静安寺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686号。向为著名江南古刹。据碑志,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

峨眉山万年寺

峨眉山万年寺

  【简介】   万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寺院,踞观心岭下,门迎大坪、牛心等寺和石笋、钵孟诸峰,海拔1020米。   万...

五台山塔院寺

五台山塔院寺

  五台山塔院寺   【简介】   塔院寺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大白塔处,寺以塔名,颇为得体。该寺原为大华严寺塔院。明成祖...

九华山肉身殿

九华山肉身殿

  九华山肉身殿   【简介】   肉身殿居神光岭头,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肉身殿是安葬...

漳州南山寺

漳州南山寺

  漳州南山寺   【简介】   漳州南山寺   漳州南山寺,原称报劬崇福禅院,位于漳州中山桥南,南背靠丹霞山,北面向九龙江...

北京朝阳西黄寺

北京朝阳西黄寺

   西黄寺位于位于北京市区东北部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中段,与东黄寺并称黄寺或双黄寺。西黄寺均以黄琉璃瓦覆盖,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