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前文回顾: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


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母,天生容貌艳丽,我们生活一直很好,但现在我在山王如来教下受了三皈五戒,只可以照顾您的衣食生活;或者我给您另找一位男子,去与他一起生活。’


“他的妻子对他说:‘夫君,您既然已受了三皈五戒,我也绝不愿与其他人生活,应该好好对您承侍才是!’他们夫妻仍就共同过着清净的生活。他的妻子貌美无比,有许多人都想得到她。其中有一位大鼻子大臣对他妻子生起了贪心,想方设法想得到她。


“有一天,大鼻子大臣带着一个人,拿着很多金银财宝来到这位居士家,对他说:‘麻烦您,这些金银财宝你暂时给我保管一下,我要去国王那里办事,带在身边不方便,等我办完事回来再取走就可以了。’这位居士很诚实地答应:‘可以’,大鼻子就特意让证人看着他亲自把这些金银财宝交给了这位居士。

“过了一段时间,大鼻子独自来到居士家说:‘前几天我放的金银财宝今天我来取,非常感谢您。’这位居士心无戒备,就把金银财宝原封不动地奉还给了大鼻子,根本没有料到其中有诈。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大鼻子带着那个证人一起又来到居士家,对居士说:‘今天我和证人两个人是来取回我们那天寄放在您家的金银财宝,请把它还给我。’


“当时居士惊讶地说:‘怎么?不是早就还给你了吗?’大鼻子装出很气愤的样子,继而说道:‘你怎么是这样的人?那天明明白白是我们两个把金银财宝交给你,今天来取你竟然不给,还冤枉我取回去了,真是岂有此理!’他们两个争个不休,一个不让一个,结果一同去了国王那里请国王来裁决。


“去了国王那里,大鼻子又是大臣,又有证人,就把这个老老实实的居士给辩输了。这时大鼻子趁机用皮带抽打居士,把他的肉一块块地割下来,用斧头打断了他全部的脊椎骨,在极度的痛苦中居士去世了。这位居士去世后,大鼻子告诉居士的妻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你,所以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妻子,我们可以快乐地过一辈子了。’

“当时,居士的妻子强忍着心中的愤慨,对他说:‘我把丈夫的遗体火化后,这件事情圆满了,我们再一起生活。’大鼻子同意了,并假献殷勤说:‘可以,可以,把你丈夫的尸体拉到尸陀林去。’他还假惺惺地陪着,把居士的尸体护送到尸陀林中。当火化遗体的火燃得正旺时,居士的妻子趁他不备,纵身跳入火堆为夫殉节了。


“此时,大鼻子啥也没得到,而且造了极大的恶业,后悔莫及。众比丘,当时的大鼻子就是现在正在受报的大鲸鱼。它先在地狱中无量劫受极大苦报,再转到傍生界一直作大鲸鱼这样受苦。”


目犍连复次请问:“世尊,那这个大鲸鱼何时方得解脱呢?”世尊告曰:“将来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善意如来出世时,它才转为人身,在善意如来教法下出家,并证得罗汉果位。”在座的许多眷属谛听了世尊详详细细地宣讲这前后的因果,都对轮回生起了厌离心,世尊见彼等堪为法器,便传了相应的法,有些得到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有些得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罗汉果;有些得金轮王位;有些得梵天位及帝释天;有些得缘觉、辟支佛位;有些种下了无上菩提的因;其他多数也对佛法真实地生起信心而皈依了佛门。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素食
素食|中秋意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故事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视频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的动态变化,大家的心也被身边或网络上有关疫情的信息所牵动着,有的人“阳了”,有的人已经“阳康”,还有的人在为可能发生的感染做着准备。佛陀曾对波斯匿王说过,世间有五件...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栴檀罗尊者(35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栴檀罗尊者(35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正月廿一净土九祖蕅益大师往生纪念日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前文回顾:纪念|正月廿一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往生日——悬知莲萼已标名 请君同上慈悲䒃八不道人传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