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劝诫

  “阿难陀,僧团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我讲授佛法,没有显密之分。在真理面前,佛陀没有一般老师捏紧的拳头。有人也许会认为:‘我将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我’,或‘我要对僧团事务有所指导’。”

  “阿难陀,如来不认为应领导僧团,或僧团应依附于他。因此,如来为什么要对所有的僧团事务加以指导呢?”

  “阿难陀,我现在已经80,人老体弱,已经到了人生终点。如同一辆破车,只有在皮带的捆绑下才能移动。同样的,如来的身体也只有在搀扶下才能行走。只有当如来深入无形的意念,一心不乱,断除受念和散乱,身体才能得以安隐。”

  “因此,阿难陀,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比丘怎样才能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

  “阿难陀,于此世间,应精进、善思、警醒、无贪,恒常正念身,受,心,色之法。”

  “今生乃至后生,自己作自己的岛屿,自己为自己的依怙,不外求皈依,以法为岛屿,以法为依止,更不外求依止。此人为持戒最胜者。”

  佛陀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应努力从生命之苦中解脱的重要性,祈祷或依靠他人将一事无成。有人也许要问,佛陀清清楚楚地教诫他的弟子们不要依止于他人,佛教徒为什么还要皈依佛法僧呢?佛教徒皈依三宝,仅仅把佛陀看成是指明解脱之道的导师,佛法为解脱方法,僧伽是生活之道的现实榜样。佛教徒认为,形式上的皈依三宝,不能使人由此而得到解脱。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分别布施经--施护

佛说分别布施经--施护

  佛说分别布施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氎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面。即白佛言。世尊。此新[疊*毛]衣我自手作奉...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上--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五分律卷上--佛陀什共竺道生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一卷~第十五卷)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初分第一四波罗夷法之一   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

佛说随勇尊者经--施护

佛说随勇尊者经--施护

  佛说随勇尊者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   时有尊者名曰随勇。在王舍城侧尸陀林间蛇聚孤峰之上大...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为何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毁谤?

  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无法逃离因果的大罗网,连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也无法逃离因果的业报。  一位少女未婚却怀孕了,于是她去找在精舍中精修的佛。佛正在为弟子说法,这...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袾宏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袾宏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   释此经分二。初总叙经义。二别解经文。初总。叙经义 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征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鸣论矣。然则论主发挥遗教。亦犹...

福州开元寺修证阿弥陀佛法门捷法--释本性

福州开元寺修证阿弥陀佛法门捷法--释本性

福州开元寺修证阿弥陀佛法门捷法 传承推广:禅和尚本性方丈 一、开始 南无常住十方佛(一拜一起) 南无常住十方法(一拜一起) 南无常住十方僧(一拜一起) 二、供养 三宝弟子某某某 (报自己姓名,并于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