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照样选佛?削发名额很可贵

世间的人不知道,修行人成就今后,照样要回到世间行菩萨道,广度有缘人。

今天听孙居士说,他的父母终于赞成他削发了,心里真是很高兴。不然则为他高兴,还为自己高兴,为佛法高兴。因为现在佛教被人误解得太厉害,以至于给削发人冠以回避现实,遁入佛门等等名号,压得我们削发人抬不开端来。削发人的家属也是一样,假如有家人削发,就会被人认为是虐待了他,所以更是抬不开端来。自己就听到很多亲戚石友说自己:怎么混到这样的地方去了。

削发修道的时刻,为了断除修行人的偷心不死,往往要求修行人拒却一切外缘,这样修行才能上路。这也是被世间的人所误解的地方,他们往往认为修行人是回避现实,而拒却一切外缘的。世间的人不知道,修行人成就今后,照样要回到世间行菩萨道,广度有缘的。这个时刻的修行人,实际上是完成上报四恩,下济三涂的真正大报恩人。

在古代,削发人是很可贵的,不管在哪个朝代,削发名额都很可贵。比如在元朝,得度削发与中举一样光彩,一个大县只有两三个名额,而像黄梅这样的小县就只有一两个名额。所以四祖昔时为了获得一个剃度名额,等了将近十年。而在柏林寺曾有一块碑,那块碑,就是记载某个削发人取得得度名额的工作。现在这块碑被赵州桥治理处所收藏。

古代有两位很出色的禅师,是在选官与选佛之间而选了佛的,他们后来都有很大的成就。下面是他们削发的有关记载。

马祖道一禅师有个门徒叫五泄,又叫灵默禅师,姓宣,常州人。

师未削发时,入京选官。到洪州开元寺,礼拜大师。马祖道一禅师问:秀才什么处去?灵默禅师云:入京选官去。马祖道一禅师云:秀才太远在。灵嘿禅师云:和尚此间还有选场也无?马祖道一禅师云:今朝嫌什么?灵默禅师云:还许选官也无?马祖道一禅师云:非但秀才,佛亦不著。灵默禅师是以欲得投大师削发。马祖道一禅师云:与你剃头即得,若是大事人缘即不得。从此摄受,后具戒。(《祖堂集》)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不知何许人。初习儒学,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空之祥。偶一禅客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霞云:选佛当往何所?禅客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大师,以两手托幞头脚。马师顾视云:吾非汝师,南岳石头处去。遽抵南岳,还以前意投之。石头云:著槽厂去。师礼谢,入行者堂,随众作务,凡三年。

石头一日告众云:明天将来铲佛殿前草。至明天将来,大众各备锹铲草,丹霞独以盆盛水净头,于师前跪膝。石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丹霞掩耳而出,便往江西,再谒马祖。未参礼,便去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急报马祖。祖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霞便下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碧岩录》)

明觉禅师、佛果禅师、普觉禅师都有选官与选佛的偈诵。

明觉禅师:

选佛选官应在我,难兄难弟不唯他。

汀华岸草芳菲日,远远清风争奈何。

圆悟佛果禅师:

一着当机截众流,选官选佛两俱优。

重逢相见呵呵笑,天上人世得自由。

大慧普觉禅师:

眼空宇宙浑无物,大坐当轩孰敢窥。

选佛选官俱已了,同途把手不合归。

孙居士在家人不合意他削发之前,来四祖寺住了十几天,自己也曾经与他深谈。当时他家里的人是果断否决的,找了各种的来由,否决他削发。个中一个来由就是生活情况很艰苦,当时孙居士想把四祖寺的情况,用照片向家人说服。自己心里完全明白他家人只是把生活情况作为一个饰辞,所以告诉他,要把古代削发人的辉煌,告诉家人才能解决问题,不知道他后来是怎么说服家人的。现在既然有这样的结果,自己心里其实高兴,愿望处死昌明,佛法永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女人必看:我是怎样挽留男朋友的

女人必看:我是怎样挽留男朋友的

感情是最能经得起考验的,却也是最难经的起考验的。常听一句话,夫妻本为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生活中却又有很多朋友,苦难时互帮互助,共同患难,相互扶持走了出来。好不容易过上了好日子,却又因为种种原因各...

净土法门法语:这种福报得到之后不会失去

净土法门法语:这种福报得到之后不会失去

【解】又《会疏》曰,欲海深广,不知厌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唯求收积,嘈杂奔波,故云“欲贪”等。欲多占有,故曰“欲贪多有”。因利害相争,损人肥己,故云“利害胜负”,于是结忿成仇。竞争。人本来就有竞争...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

抛开名利,会有更广阔的天空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一直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一天,他将两个得意弟子智坚和智远,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好几个愿,都是讲「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很多个愿都是讲要「闻我名号」。这个闻名就是把经教的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不是只听阿弥陀...

南瓜银耳汤

南瓜银耳汤

南瓜银耳汤主料:主、配料:南瓜、银耳、红枣各50克。调料:精盐2克,白糖20克。 菜系类别:汤菜系列 详细介绍: 制作方法: 1.银耳、红枣用水泡开,南瓜去皮切块。 2.将南...

佛教名词:【果报】_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_果报有多少种?

佛教名词:【果报】_佛教中的果报是什么意思?_果报有多少种?

果报(佛教解释)果报,汉语词语。佛家常用果报,意为就报。另外,蒲松龄收录了一则短片故事,叫《果报》(选自《聊斋志异》)。佛家语。因果报应。即所谓夙世种善因,今生得善果;为恶则得恶报。《法苑珠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