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官照样选佛?削发名额很可贵

世间的人不知道,修行人成就今后,照样要回到世间行菩萨道,广度有缘人。

今天听孙居士说,他的父母终于赞成他削发了,心里真是很高兴。不然则为他高兴,还为自己高兴,为佛法高兴。因为现在佛教被人误解得太厉害,以至于给削发人冠以回避现实,遁入佛门等等名号,压得我们削发人抬不开端来。削发人的家属也是一样,假如有家人削发,就会被人认为是虐待了他,所以更是抬不开端来。自己就听到很多亲戚石友说自己:怎么混到这样的地方去了。

削发修道的时刻,为了断除修行人的偷心不死,往往要求修行人拒却一切外缘,这样修行才能上路。这也是被世间的人所误解的地方,他们往往认为修行人是回避现实,而拒却一切外缘的。世间的人不知道,修行人成就今后,照样要回到世间行菩萨道,广度有缘的。这个时刻的修行人,实际上是完成上报四恩,下济三涂的真正大报恩人。

在古代,削发人是很可贵的,不管在哪个朝代,削发名额都很可贵。比如在元朝,得度削发与中举一样光彩,一个大县只有两三个名额,而像黄梅这样的小县就只有一两个名额。所以四祖昔时为了获得一个剃度名额,等了将近十年。而在柏林寺曾有一块碑,那块碑,就是记载某个削发人取得得度名额的工作。现在这块碑被赵州桥治理处所收藏。

古代有两位很出色的禅师,是在选官与选佛之间而选了佛的,他们后来都有很大的成就。下面是他们削发的有关记载。

马祖道一禅师有个门徒叫五泄,又叫灵默禅师,姓宣,常州人。

师未削发时,入京选官。到洪州开元寺,礼拜大师。马祖道一禅师问:秀才什么处去?灵默禅师云:入京选官去。马祖道一禅师云:秀才太远在。灵嘿禅师云:和尚此间还有选场也无?马祖道一禅师云:今朝嫌什么?灵默禅师云:还许选官也无?马祖道一禅师云:非但秀才,佛亦不著。灵默禅师是以欲得投大师削发。马祖道一禅师云:与你剃头即得,若是大事人缘即不得。从此摄受,后具戒。(《祖堂集》)

邓州丹霞天然禅师,不知何许人。初习儒学,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曰:解空之祥。偶一禅客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霞云:选佛当往何所?禅客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大师,以两手托幞头脚。马师顾视云:吾非汝师,南岳石头处去。遽抵南岳,还以前意投之。石头云:著槽厂去。师礼谢,入行者堂,随众作务,凡三年。

石头一日告众云:明天将来铲佛殿前草。至明天将来,大众各备锹铲草,丹霞独以盆盛水净头,于师前跪膝。石头见而笑之,便与剃发,又为说戒,丹霞掩耳而出,便往江西,再谒马祖。未参礼,便去僧堂内,骑圣僧颈而坐。时大众惊愕,急报马祖。祖躬入堂视之曰:我子天然。霞便下礼拜,曰:谢师赐法号。因名天然。(《碧岩录》)

明觉禅师、佛果禅师、普觉禅师都有选官与选佛的偈诵。

明觉禅师:

选佛选官应在我,难兄难弟不唯他。

汀华岸草芳菲日,远远清风争奈何。

圆悟佛果禅师:

一着当机截众流,选官选佛两俱优。

重逢相见呵呵笑,天上人世得自由。

大慧普觉禅师:

眼空宇宙浑无物,大坐当轩孰敢窥。

选佛选官俱已了,同途把手不合归。

孙居士在家人不合意他削发之前,来四祖寺住了十几天,自己也曾经与他深谈。当时他家里的人是果断否决的,找了各种的来由,否决他削发。个中一个来由就是生活情况很艰苦,当时孙居士想把四祖寺的情况,用照片向家人说服。自己心里完全明白他家人只是把生活情况作为一个饰辞,所以告诉他,要把古代削发人的辉煌,告诉家人才能解决问题,不知道他后来是怎么说服家人的。现在既然有这样的结果,自己心里其实高兴,愿望处死昌明,佛法永驻。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

与其追求绝对真理,不如做好自己单智禅师的门下有弟子数百人,其中仁惠、香严最为优秀。有一天,单智禅师正在休息,仁惠冒冒失失地闯进禅室。单智禅师听到有人进来,便转身面壁,不看来人。仁惠禅师说道:我是您的...

常吃素可提高智商

常吃素可提高智商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参与实验的对象身上发现的有趣现象。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对30岁后的女性和男性在10岁也就是智商完全成熟时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有4.5%的人习惯进...

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上

正法眼藏第三卷之上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六祖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苦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

修行之道 永断邪行

修行之道 永断邪行

永断邪行《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喧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邪行,就是不正当的行为,也就是邪淫。除了夫妇之间的男女关系以外...

白云禅师:信仰的选择

白云禅师:信仰的选择

信仰的选择白云禅师著述宗教,少不了以“神”的偶像型态,夸张“信”的依赖,完成追求理想的意识,达到心理上“无奈”的满足感。因此,颇具迷信取胜之道。佛,虽然以“教”的姿态,建立“信”的宗旨;但是,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