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第六识_什么叫第六识_第六识解释

第六识是什么?

第六识是意识。八识之一,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独散意识二种:第六意识若与前五识同时生起作用,称为五俱意识;若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相应而独自活动,就称为独头意识。意识是无形的,可以驾驭前五识(眼耳鼻舌身)对这个世间的分别、了解,要看、要听、要说,都由意识指使。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主要也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

心灵世界中,最为活跃、突出的是意识。佛法认为,意识层面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在认识能力上,前五识为现量(直觉),其所缘对象必须是现在而非过去、未来,必须是现前而非别处,同时,不带名言、不能分辨是非差别。一旦和过去、未来的境界发生联系,或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介入语言概念,便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范畴了。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的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我们现在所能够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基本都属于意识的作用。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而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的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的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意识的能量极大,人生一切行为皆由其成办,这也是人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因为意识具有分别、推理、判断的能力,可以使人通过理性思维来决定善、恶行为。同时,还能使人获得有别于动物的精神生活,乃至成就智慧,证得真理。在心理活动中,意识虽为主体,却未必能保有权威作用。无始以来,我们为无明所惑,使贪嗔烦恼大行其道,占据心灵主导。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就像充当傀儡的君王,对烦恼唯命是从。于是乎,明知所做是错事,仍控制不住去做,甚而再三犯错。何其可怜,何其可悲。唯一的出路,就是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树立正见,夺回失去的主权,使心真正发挥正面作用。如此,才能将人生导向光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挽回女友的这些方法你看了吗?

挽回女友的这些方法你看了吗?

许多人在面对爱情是都是甜甜蜜蜜的,当我们分手的时候,我们只是想挽回一个人的爱,或者想要在未来获得更高品质的爱,这样使两个人不再有其他重大错误,可以一起变老,共同生活一辈子。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挽回女友...

师恩

师恩

师恩常常想起师恩浩荡!俗时之师教我识字,传我文化育我知识,培我德行解我无知!身体力行启发蒙思,关怀我身对我仁慈。万水千山犹忆当时,感恩无限泣泪痕滋!出家之后,师长之恩更是海阔天高不能比拟,生命的认识...

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众生都没有真正的死亡或出生,都是一直变现

业障现前的时候,大约有几种情况(这些大约也都和所谓的[冤亲债主]有关,如果不喜欢用[冤亲债主]这个词,就用[非人]或者[鬼道众生]吧,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因果报应丝毫不差)1.一种就是重病,例如,癌...

阿弥陀佛第三十七愿_天人礼敬愿

阿弥陀佛第三十七愿_天人礼敬愿

第三十七愿:天人礼敬愿好,我们看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天人礼敬愿...

三亚南山养生素宴 呈寺院素斋之精华

三亚南山养生素宴 呈寺院素斋之精华

食被誉为21世纪健康、生态、绿色食品,每年1月25日被定为“国际素食日”。南山素宴集寺院素斋之精华,融宫廷素食、民间素食为一体,兼纳南北地方风味,展现南山福寿文化特色。菜肴不仅能满足人体的营养要求,...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99」“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299」“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佛教中的财神--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在佛教中,虽然没有专门称呼财神的说法的,但是佛和大菩萨都具有施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