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尼弥王的故事之三

尼弥王的故事--三

上一集说到,玛咖贴哇王离皇宫之后,就出家成为隐士,行四梵住,他证了禅定,往生后,转世到了色界天。玛咖贴哇王当在色界天的时候,都有观察自己的后代,看到自己的王族血脉都连续不断地出家,数量达到八万四千位了,就法喜加倍。

而继续观察,就知道,下一位国王却不能维持此传统,就想说:换我出马了,我会去延续自己的王族血脉,而发愿从色界转世到?城里的皇后之胎中。

在取名日,当婆罗门检查太子的相貌后,就禀告说这位太子是来延续您的王族血脉,因此国王就为太子取名为尼弥王子意思是太子就如轮转回来如故的车轮。

当长大时,当父王看到头发已经变白了,就将王位传给尼弥王子,然后他就在皇宫的芒果园出家,而在八万四千年的时间里,连续地静坐,往生后就转世到色界天。

到此,先说明一下,一般,Adhimutta Kala Kiriya 即是发愿灭生而投胎到人间,为了修波罗蜜的事情,只能发生在兜率天的菩萨们而已。

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梵天人,或者是波罗蜜较少之梵天菩萨,也做不到,至于尼弥王大梵天,是有强烈愿波罗蜜的定菩萨。因他用很长的时间修波罗蜜,快圆满了。所以才能如此发愿灭生,而诞生下来。

此尼弥王国王 ,当长大后,而继承父亲的王位之后,就建立五所布施堂,即是,皇宫的四方城门口,各方向有一所,与在皇宫当中也有一所。而且每天在布施堂给予衣服费与食物费,一所布施堂十万,他一天献财产给人民总共五万,连续不断地如此做。此外,他平时是持五戒,但每逢满月的佛日与月暗之日,就求八戒。而且,经常劝大众修福积德。例如,布施,等功德,还有让人民知道往善道之路,与劝他们远离恶道。

他的国民,大部分也都听从国王的话而奉行,同心尽力累积功德,往生后就转世到天界,使各层天界都挤满了天人。至于,那时代的人民,放逸而造恶业者是少数的,使地狱变成空如荒无众生,使用的大厅一样。

如此劝导人民,让他们往善道的国王,致使国王的声誉在赡部洲到处被赞诵。在每个种族与社会中的人民都很尊敬他,当有人说到国王的名称时,大众都合十致敬与赞诵他的德行。直到他的名称,变成行善与劝人行善之象征,国家里无歹人,全都能安居乐业。

他的累积善法是比起以前家族中的每位国王都显赫。由于,大众平时持五戒,与不断地称赞他的德行,使赞诵之词传到了,在天界上的每组天人区里。

连在忉利天的(善法) 天议院里,正在开会的天人们,都曾是经由尼弥王的指引与劝导,而累积了功德的天人,大家都互相讨论说尼弥王为您教导了什么,才使您的天宫这么光辉?。然后,就轮流讲到自己的善业,而以赞诵恩泽当总结,赞叹说尼弥王国王是指引光明之路的老师,使他们能享用无数的财富。

赞叹恩人的事情,是天人们的正常,好似萨都拉拔嘎意迦天男们,称赞行善的天男团,他们在前世都是从当优婆塞的老师,那受五戒的。当船沉没时,受完了五戒之后,就能转世到天男的俱乐部,是因为此戒的功德利益。为了纪念老师的恩泽时,想要称赞该恩泽,就来向佛陀行礼,禀告称赞他们老师的善行。

有一次,在月圆十五之日尼弥王持八戒,他脱了每件王衣,而穿著白衣,即是是清洁之象征,在吉利之床入睡,享受了八个小时入睡之乐。然后,他在凌晨起床时,起身单盘打坐,而想说:立刻下定决心,毫无可惜的向大众布施,才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利益。与我持戒修梵行的功德,哪一个功德的利益比较多?

此思考,使他无法消除这个疑问,此事成为忉利天,帝释居住之地,热起来的原因。所以忉利天的伟大天王,就以天眼来观察,看到尼弥王正在担心自己所质疑的问题,但却还不能消除自己疑问。至于当帝释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后,会如何下来为尼弥王讲解与建议呢?请等待观赏下一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性格的形成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性格的形成

性格的形成有位财主老来得子,对儿子甚是溺爱。这位小少爷自然也就淘气得很。一天,小少爷爬上路旁的大树玩,见树下走过来一个书生,就站在树上往下撒尿,浇了那个书生一身。书生大怒,之乎者也地嚷嚷了一通,可财...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

达真堪布:肚子里有蛔虫,吃打虫药是杀生吗答:如果你这样考虑的话,我们连路都不能走了,走路无意当中也会杀生。必须有杀生的动机,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杀业。主要是自己没有杀生动机就可以了。若是为了杀生而吃药...

不知死活

不知死活

不知死活有个呆子看到几个人抬着棺木送葬,又见众人将缤纷的花洒在死去的人身上。呆子回家后在家里仿效起来,将一包花打开,让花儿落在身上,然后呼唤他的妻子说:「我已经死了,怎么不将我抬出去安葬呢?」妻子说...

劝人戒杀诗

劝人戒杀诗

劝人戒杀诗1.邻鸡夜夜竞先鸣,听此萧然度五更;血染千刀流不尽,佐他杯酒话春生。2.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3.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不作不食

佛教故事:世间百态:不作不食

百丈禅师常常与学生们一起劳动,锄草、砍柴、扫地无所不作,直到八十高龄仍然劳作不休。学生们见他年纪大了,不堪劳作,劝他休息他又不肯,就想了个法子把他的所有工具都藏了起来。这位大师当日没有工作,也就没有...

我播放佛陀唱诵的六字大明咒,治愈了“夜叫郎”

我播放佛陀唱诵的六字大明咒,治愈了“夜叫郎”

因为家住农村,我从小便接受老一辈的教导,对神灵很是敬畏。俗话说:“拜的神多自有神庇佑”,我曾经对这句话深信不疑,直到有一天,一岁多的小儿子夜哭不止,我才对此话产生了怀疑……农历七月的某天晚上,我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