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14、杀师祭神

14、杀师祭神

世间一切学问一切智识技艺,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且各人有各人的专长和智识。欲学某部份智识,或欲依某行的生活,都必须依识者的指导,是故对老师对识者先知先觉都必须有尊重和恭敬心,才能获得自己的利益,也才合做人的基本原则,否则自毁人格和前程。

从前有好几位的商人,欲航海去采宝。古时候没有指南针,和气象局预测天气。专靠航海有经验的人带路叫航海舵手。因为舵手才能知海的方向和气候的变化。这一群商人既欲入海,必须请到一位航海的舵手。于是各方去打听和拜访,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位舵手,而用重金的聘用而来。各方面都准备了完备,选择日子祭拜神明而启程出海。

船驶到海中经过数日,都风平浪静非常的顺利,可是有一天海中起了风波,继而狂风暴雨,一连数日都是惊险中过著惶惶的日子,情急之下想起了有人说,航海须祭海神才能风平浪静。祭海神必须一个有生命的动物做祭品,因为参加人员都是自己的人,只有舵手是外人,大家商议的结果,只有牺牲舵手,把他杀来做祭品,至诚的祷告海神,愿神的保佑风平浪静,采宝顺利平安的回家。

第二天恰巧的天气好转,可是大海一片茫茫,不知驶向何处才能采宝。连回家之路都无法认定,于是在大海中漂来漂去,渐渐船上的粮食都食完,大家都又饥又渴,最后终于统统死在大海中。

行走夜路的人必须需要灯火,雨天出外必须带雨伞和雨衣。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必须有父母、师长、善智识、养育和教导,岂能忘恩负义?俗语说:学佛一年二年佛在眼前,三年四年佛在半天。不闻佛法的人没有智慧,没有用功修行的人没有定力,不绝解脱烦恼。初初信佛以谓什么事都蒙佛保佑,所以对三宝恭敬、布施,可是慢慢日久即怠慢起来,遇到逆境即怪佛没有保佑,于是轻师或慢佛或破戒!从前的信心道心都荒废了。

有的人只求佛保佑,而不亲近善智识。不闻佛法故信心没有坚固。或是没有正知正见,只是好奇求感应。因为末法时代,邪师外道说法多如牛毛。所以就被外道引诱而迷惑而堕入邪途,岂不是如航海没有舵手吗?

世间有许多人想学佛,欲入佛法的大海采宝,初初入佛门时还好好的用功拜佛,研究佛法,而且严守戒律。时间一久慢慢的懈怠下来。而且作恶破戒而无所顾忌,这不是和航海杀舵手一样吗?学佛的人以戒为师,破戒即失了学佛的根本,欲出离生死苦海无有是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八)

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八)

山羌偷官库衣喻原文: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债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林中寂静的快乐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林中寂静的快乐

林中寂静的快乐有一次,佛陀住在俱眼弥,弟子中发生了强烈的争执,佛陀对大家说长寿王忍辱的故事,要大家息诤,佛陀说:「用怨恨来止怨恨,是没有止的时候,唯有用慈悲忍耐才能息灭怨恨的火焰。」佛陀的话,让很多...

星云大师:佛菩萨、高僧大德广结善缘的方法

星云大师:佛菩萨、高僧大德广结善缘的方法

曩昔,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工一座桥梁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群众结缘,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刻缘……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只要人有好心,自然善...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当机立断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当机立断

当机立断电脑名人王安博士告诉大家做事必须当机立断,因为这个是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王安博士6岁时,有一天,王安走在树下,突然有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从里面滚出来一只小麻雀。他很喜欢它,于是连同鸟巢一起...

净土法门法语:发心吃素,冤亲债主就化解一半以上

净土法门法语:发心吃素,冤亲债主就化解一半以上

1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佛告诉我们,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2现在放生,实在讲,一般法会里放生,流弊很多。因为特地要去订,你不订他就不抓,因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抓,岂不是放生变成害生了!3真正佛叫...

悟妙法师:大善人还是大恶人

悟妙法师:大善人还是大恶人

大善人还是大恶人(1)有一个姓王的人,以前做买办,投机倒把、无恶不作,老百姓都知道这个大恶人,见到他都躲着。后来,这人洗劫了几百家的钱财跑路了。官府一时也抓不住他,老百姓就都在那儿大喊:天理不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