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猫足富翁的故事

猫足富翁的故事

「莫轻于小善,谓『我不招报』。

须知滴水落,亦可满水瓶,

智者完其善,少许少许积。」

【恶品第(122 偈颂)】

这一偈法句,是佛陀住在给孤独园时,对一位猫足富翁(注一)说的。

有一次众人聚集在舍卫城,一起供养佛陀以及佛陀的弟子──比丘僧团。那天,佛陀开示:

「有些人喜欢自己布施,不让别人布施;这种人往生后,出生的地方会很有钱,但是不会有很多亲友;有些人自己不布施,而让别人布施,他出生的地方会很穷,但有很多亲戚朋友;有些人自己不布施,也不鼓励别人布施,这种人出生的地方,不会有钱,也不会有很多亲戚朋友;有些人自己乐于布施,也让别人布施,他出生的地方,不但有财富,也有兄弟姊妹、亲朋好友。」

一位有智慧的人听到佛陀的开示,觉得非常感动,就想要布施。他走到佛陀面前,邀请佛陀和弟子明天接受供养。他回到乡下以后,告诉村民说:「我已经邀请佛陀和比丘僧团来受供,请大家量力布施财物、食物。我们一起烹煮之后,一同供养。」

他四处奔走宣传这件事,得到村民的支持。其中有一位富翁看到他来店门前,就很不高兴。富翁认为这个智者自己请了佛陀,却大肆宣扬,自己广告,于是生气地说:「自己供养就好了,还要打广告!」满心不情愿地叫他把箩筐拿来,富翁用三只手指撮一撮米,撮一撮芝麻,撮一撮绿豆,丢进箩筐,芝麻油滴三滴。智者立即将富翁供养的少许供品分隔开。富翁虽然富有,却供养最少,从那天开始,他得到了「猫足富翁」的绰号。

当富翁看到收供养品的人分隔开布施的供品,开始担心。于是他派了一位间谍去监视他们。智者在分配食物时,拿起富翁供养的布施,一粒一粒地放进每一个盘子,同时一边念:「让这个富翁有福报!」间谍回去据实报告。富翁心想:「今天他没有讲我的坏话,可能明天在众人面前他会讲出我布施的情形,让我丢脸出丑,那么我将会杀了他。」

第二天,富翁穿着宽大的衣服,暗中藏了一把刀子,预备要杀智者。

斋僧供养完毕之后,智者向佛陀报告:「今天村民都量力布施,富有的人供养多,穷的人供养少,但是每个人都一样功德无量。」这句话一说完,猫足富翁听了既感动又惭愧,心想:「我不应该恨他,我错了。我如果没有道歉的话,会很罪恶感。」富翁立刻走过去,在他足下礼拜,说:「请原谅我!」

智者当时一愣,说道:「你没有错,为什么要我原谅你呢?你有没有不舒服?不要担心啦!」

于是富翁坦白说出全部过程,并请求原谅。智者带他去佛陀面前报告经过。

佛陀鼓励说:「在家居士们,你们不应该看不起自己做的小小的布施。就好像一滴滴的水,可以慢慢地装满一个水瓶;一点点的小善,慢慢地累积,也可以带来很多快乐。」

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

「莫轻于小善,谓『我不招报』。须知滴水落

,亦可满水瓶,智者完其善,少许少许积。」

听了佛陀这一番话,猫足富翁证「须陀洹果」(注二)。听闻者也同沾法益。

注释:

注一:猫足留下的脚印,好像三个指头的印,富翁小气地用三个手指取物布施,故被讥为猫足富翁。

注二:须陀洹果意译为预流果,及初果。是破我见、破戒禁取见,没有怀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先回向众生再回向家人可以吗?

达真堪布:先回向众生再回向家人可以吗?

达真堪布:先回向众生再回向家人可以吗? 我先回向给众生,再回向给家人可以吗?答:如果单独回向,为了表法是可以的。比如说,今天我们单独给一个人做善根回向,为了这个人能高兴,能进入佛门,得到度化,有这样...

达真堪布:心的力量极其不可思议

达真堪布:心的力量极其不可思议

达真堪布:心的力量极其不可思议 此处讲的也是引发力,就是大目标里有小目标。然后不断地下决心,不断地确立目标。一分钟有一分钟的目标,一小时有一小时的目标,一天有一天的目标,一月有一月的目标,一年有一...

二十载光阴假修行,得遇佛法开示走出不杀生的误区

二十载光阴假修行,得遇佛法开示走出不杀生的误区

妈妈虽然学佛多年,但依然没弄懂不杀生是什么意思。不是自己杀的就叫不杀生?蚊子、苍蝇、蟑螂、老鼠等“四害”也属于不杀范围?直到有一天,她恭闻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才知道自己在一个误区里整整走了...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见水不喝的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见水不喝的人

见水不喝的人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路上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後来东找西寻,终於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挽回前女友的正确做法 挽回成功率99%

分手后的你是不是在苦恼着如何挽回前女友,其实很多女人提分手后都会想让你挽回她。毕竟曾经是真的喜欢过,提分手肯定你做了让她失望的事情,很多男生被分手后的一件事就是求原谅,电话轰炸,死缠烂打。其实这是错...

观音嫁人佛陀救子,何情堪比此情深…

观音嫁人佛陀救子,何情堪比此情深…

人之生也荏弱,其死也顽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顽强者死之徒,荏弱者生之徒。-老子人在出生和发展时,身体是柔嫩的,生命力很强。而在灭亡后,躯体是僵硬的,生命力是终结的。花草树木,在萌芽初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