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六则·五百女子入佛门

第十六则五百女子入佛门

舍卫国东南方的汪洋大海之中,矗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岛。它四面环海,与陆地遥遥相对,仿佛是一块与世隔绝而又可望不可及的人间仙境。

小岛地势平坦,宛如突兀在海平面上的一座别致绮丽而神秘莫测的平台,况且岛上还有一座真正的平台香华台,它被那浩瀚无垠,深邃宽厚的蓝色拥托着,更添几分神灵妙趣。

岛上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整个小岛笼罩在一种清香淡雅,纯净光洁的氛围中,给人沁人心脾的舒畅感受。

这宝岛上的主人是五百名婆罗门女子,更是非同一般,个个才貌出众、品行高尚。她们闲居僻静之地,远离纷杂的尘世,绝不沾染世俗的污浊和卑陋。

五百女子都相信万事万物必定自然运转的道理,而且都非常诚心礼敬天地。每天专心致力于道术的学习,不断地进取,从不懈怠偷懒。也正是因为她们离群索居,又独自信仰、专修己道,所以对天下事不闻不问,消息闭塞,对佛教在世间的流传和盛行就更是无从知晓,既然不知道,也就谈不上什么信奉尊崇了。

就这样,她们在孤岛上过着平静孤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过于平淡、毫无起伏的日子,难免有些女子会发些感慨:

「我们生为女人身,从小到大,从大到老,生命短促,时光又过得那么快,我们的肉体会一天天地衰弱、枯萎,直到死去。这个命运恐怕是谁也逃脱不了的。与其空耗时光,坐以待毙,不如趁早到香华台上许个愿,说不定能改变一下我们的命运呢?」

五百个婆罗门女子相互簇拥着登上香华台。分头去采香华,不一会儿,人手一枝,聚集到一起,一齐屈膝跪在台上,将香华捧在胸前,虔诚地低头默念,然后向着天空,齐声发愿:

「愿苍天垂恩,让我们这五百女子生在梵天之上,长生不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远离那充满罪恶、欲望和污秽的凡尘,摆脱那引起无穷无尽的忧虑、烦恼和悲愁的俗界吧!」

这些女人还在香华台上设置供台,摆上供品,燃起香花。一连几天,青烟香熏袅袅不绝;五百女子日以继夜,长跪不起,祈祷梵天神明显灵,满足她们的愿望和期求。

膝盖肿了、噪子哑了,使人疼痛难忍,但她们仍祈求着,祈求着。

佛陀看见这五百女子心诚坚定,也是她们得渡的因缘成熟了。于是,世尊率领众多圣弟子飞腾升空,向着孤岛而来,降落在香华台上。

经过数日以来的焚香祈祷,五百女子此时已经疲累不堪,她们虚弱的身体摇摇欲坠,眼看就要支持不住了。就在恍惚迷惘的时候,心中猛然一亮,精神为之一振,个个大睁双眼,因为眼前是从天而降的一位尊者,端坐树下,平静而慈祥地望着她们,他的身旁有五百个侍从簇拥着。

这些女子大喜过望,所有的疲惫、劳顿以及疼痛全拋到脑后,不约而同地惊呼道:

「是天神!是天神显灵啦!他听到我们的祈求,来解救我们啦!」她们激动得声音在打颤发抖。五百个女子顿时欢喜雀跃、泪流满面。兴奋地相互拉扯、拥抱着,相互庆贺、告慰着。

正在这些婆罗门女子欢天喜地相互拥抱的时候,只见一位从天而降的天人高声说道:

「这不是天神,这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之中最高无上的至尊,名号为『佛』。佛的法力功德,不可思议,能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轮回,免受三毒苦厄。」

五百个女子惊叹不已,立即叩拜佛陀,倾诉她们的心事:

「我们生在人生间,又是女子,难免会沾染到那些丑恶的气息。因此我们决心远离尘世,精进修行,解除生死痛苦。恳请佛陀教导佛法,让我们开启智能。」

佛陀回答说:「你们是出于善良的本性才发此愿的。世上有两种行为所带来的报应是最快速明显的。那就是善有善报,施善得福;恶有恶报,行恶遭殃。世间的苦和天上的乐,为人处事带来的烦忧和无欲无为所伴随的寂静,哪一个才是值得追求的呢?」

接着,佛陀开始为这五百个婆罗门女子说法,当佛陀说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时候,那五百个婆罗门女子异口同声地回答:「愿皈依佛陀,聆听教法,认真修学!」

说话间,五百个婆罗门女个个头发脱落,身着修行袈裟,俨然是五百个皈依佛门的比丘尼。后来,这五百比丘尼继续在此香华台精进修佛,最后皆开悟证果,脱离三界生死轮回。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除了拿莲花当椅子、当船,观音还拿莲花干嘛用?

除了拿莲花当椅子、当船,观音还拿莲花干嘛用?

除了拿莲花当椅子、当船,观音还拿莲花干嘛用?文/姜子说书图/《西游记》相关电视剧《西游记》故事里,使用莲花最多的人,大概就是南海观音菩萨,毕竟,南海有一个专门的莲花池。莲花池里有无数莲花,还有五色宝...

想挽回前男友却不知道怎么办这几点千万别做

想挽回前男友却不知道怎么办这几点千万别做

第一个:不要用吵闹极端的方式挽回很多人和自己的男朋友分手后,第一反应就是生气,然后就会十分不理智,不是肚子和男友吵吵对自己不公,就是到前男友生活的圈子大闹特闹,纠缠不休,最恐怖的是每天信息狂轰滥炸,...

动物不乏灵性,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善的眼睛

动物不乏灵性,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善的眼睛

两千五百多年前,南无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证道,了知法界一切众生都具有不生不灭的佛性;众生的佛性与佛菩萨的佛性一样,无二无别。南无羌佛讲法:众生无始劫以来都是我们的父母亲人。佛陀的教言犹然在耳,但我的...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1)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五)-海仁老法师(11)

目连尊者,为盂兰盆之发起人,梵语盂兰盆,译义倒悬。目连出家证阿罗汉果后,欲报父母劬劳之恩,遂以天眼,观父生善处,喜慰莫名。再观,知母堕饿鬼道中,悲伤不已。即以钵盛饭,飞往供母,奈因悭贪业力,致使饭变...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母爱的例子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母爱的例子

母爱的例子特叉尸利国与舍卫国两国交恶,关系相当不和顺。当时的特叉尸利国王想探知舍卫国是否有智者,就送了两匹是母子的牝马给舍卫国。这两只牝马形状、体型与颜色都十分相似,无从分辨起,使者说:「贵国若能分...

佛陀教你不生气:苦非苦

佛陀教你不生气:苦非苦

苦非苦苦与乐,是两个相反的不同概念。这两个概念相依相存,没有苦,我们就无法对比出什么是乐,反过来也一样,没有乐,我们就无法对比出什么是苦。狭义来说,乐指的是一个人身心都感到舒适,苦则指的是一个人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