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

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德做得踏实,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你不会动心,你能够禁得起诱惑。

如果没有真正的因果教育,往往境界现前自己守不住,又犯错误。见到财富贪不贪?起不起贪心?小的财富大概不动心,摆在我们面前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好像不会动心,如果在这里摆上几千万、几亿,你动不动心?保不住了。

这就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因果教育。

真正懂得因果教育晓得,最低的一个概念,知道命中有的就是有,命里无的得不到。命里没有这个财富,你得到财富灾难就来了,灾难跟着就来,命里没有这个财富,说我得来的,是决定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你所贪得来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得来没事,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这冤不冤枉!

因为你的心行不善,你得到的果报,把你命里该得的就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有一个亿的财富,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财富,可能打对折,你就是五千万。自己得到五千万还觉得很欢喜,你看我用的这个手段,其实你命里超过一倍多,你这不叫冤枉吗?你用正当的手段去经营,你会得到的。

所以,懂得因果他就明白了,他不会干傻事,名闻利养这五欲现前,他真的会不动心。

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你接受了,你羞于作恶,你不好意思做坏事情,但是严重的诱惑的时候,往往还是保不住。有因果教育,就不敢作恶,知道这不正当的念头、不正当的行为,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不愿意做。

所以,因果教育,比伦理道德教育还要重要,内心里头真正相信因果,这个伦理、道德就做得很踏实,这好事情。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是三合一,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在外表上有这个形式,内里面完全不分,因为,每一个人儒、释、道三家的东西统统都学,扎根教育三个根一起扎,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同时扎下,根深蒂固。

这就是成圣成贤(学佛就是成菩萨、成佛)的根。

你没有这个根,怎么学、怎么用功、怎么精进,你都不能成就。

——节选自老法师讲《无量寿经菁华》第八集  2009/12/26

【附录】:

《太上感应篇》故事全集(完整下载):

l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家猫与流浪猫的友谊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家猫与流浪猫的友谊

家猫与流浪猫的友谊家里有两只猫,都是女的。女猫甲是捡来的,闺密在电话里可怜兮兮地说:它跟着我呀,一直跟着你收养它好不好?它特别懂事。虎斑纹小猫,白围脖,白手套。我低头看看脚边的女猫乙,它抖着一身老虎...

净土大德故事: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净土大德故事: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

十一祖杭州梵天省庵大师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熟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大师自小就不吃荤腥,少年时便有出尘的志向。父亲早亡,母亲张氏知儿子宿具善根,便命其出家修道...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哪个专业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哪个专业考完放松是必须的,但玩出点名堂最好,学一门乐器就是不错的选择。音乐是非常美妙的,会一门乐器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又上了一个档次,你的眼光又会上一个档次...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猫顺毛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猫顺毛

猫顺毛问:猫抓不住猎物时,马上整理自己身上的毛。为什么?各人的答案不同,还很有趣:猫爱干净,也有舔毛的习惯,所以整理仪容。捕猎时,猫毛因冲动竖起,既抓不住,便理顺之。这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而已,没有...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路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路

路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我和三名...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死牛食草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死牛食草

有一对老年夫妇,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岁时得了绝症,百般医治无效死了。老夫妇悲痛欲绝!儿子火化后,老夫妇将骨灰存在银瓶中,供于桌上,每到初一、十五,除鲜花之外,桌上还摆满各种瓜果和佳肴祭奠,痛哭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