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

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德做得踏实,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你不会动心,你能够禁得起诱惑。

如果没有真正的因果教育,往往境界现前自己守不住,又犯错误。见到财富贪不贪?起不起贪心?小的财富大概不动心,摆在我们面前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好像不会动心,如果在这里摆上几千万、几亿,你动不动心?保不住了。

这就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因果教育。

真正懂得因果教育晓得,最低的一个概念,知道命中有的就是有,命里无的得不到。命里没有这个财富,你得到财富灾难就来了,灾难跟着就来,命里没有这个财富,说我得来的,是决定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你所贪得来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得来没事,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这冤不冤枉!

因为你的心行不善,你得到的果报,把你命里该得的就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有一个亿的财富,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财富,可能打对折,你就是五千万。自己得到五千万还觉得很欢喜,你看我用的这个手段,其实你命里超过一倍多,你这不叫冤枉吗?你用正当的手段去经营,你会得到的。

所以,懂得因果他就明白了,他不会干傻事,名闻利养这五欲现前,他真的会不动心。

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你接受了,你羞于作恶,你不好意思做坏事情,但是严重的诱惑的时候,往往还是保不住。有因果教育,就不敢作恶,知道这不正当的念头、不正当的行为,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不愿意做。

所以,因果教育,比伦理道德教育还要重要,内心里头真正相信因果,这个伦理、道德就做得很踏实,这好事情。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是三合一,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在外表上有这个形式,内里面完全不分,因为,每一个人儒、释、道三家的东西统统都学,扎根教育三个根一起扎,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同时扎下,根深蒂固。

这就是成圣成贤(学佛就是成菩萨、成佛)的根。

你没有这个根,怎么学、怎么用功、怎么精进,你都不能成就。

——节选自老法师讲《无量寿经菁华》第八集  2009/12/26

【附录】:

《太上感应篇》故事全集(完整下载):

l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

学佛基础-《入法门论》科解(六):六 道阿王诺布帕母著多扎信雄仁波切 科解一、三善道:(一)天人道(神仙道): (P.110-113)1. 无色界天人:福尽投生他道受苦2. 色界天人:(1)所求之苦...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十八岁的夏天开过蓝莲花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十八岁的夏天开过蓝莲花

十八岁的夏天开过蓝莲花安妮踮起脚尖,纤细的手指摸摸索索地伸向书柜里的那本硬质日历牌,日历上凹凸有致的数字像蚯蚓一样爬行在硬质的纸张上,经过这几个月的练习,安妮已经能熟练地摸索出日历牌上的每一个数字了...

素食博物馆 | 素食文化

素食博物馆 | 素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选择与实践,中国的素食文化,从来都不是单调、乏味、严苛和万马齐喑。在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中国人的花样百出一直令西方人惊叹。《说文解字》里...

佛说疗痣病经白话文

佛说疗痣病经白话文

佛说疗痔病经这是我阿难于佛所亲耳听到的,正在这个时候释迦摩尼佛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比丘(即出家人)有五百个人同时在一起讲经,这时候,有很多比丘身得到痔病,身体瘦弱,痛苦缠身,整天都不舒服,不知整...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达真堪布: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 问:我们学传统文化是不是也能修菩提心?是不是能助我们修大圆满法?上师答:那不一样啊,传统文化很多是做人的一些标准和规则,有些道理也很深,若是真正能了知,也差...

女儿成 “闺蜜”,我在学佛中驱散“原生家庭”的阴影

女儿成 “闺蜜”,我在学佛中驱散“原生家庭”的阴影

俗话说“女大十八变”。我的女儿确实变了。年仅十六岁的她有着一米六八高挑的身材,亭亭玉立;白皙俊俏的脸蛋颇有点明星脸的味道。虽然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却挡不住眼镜背后那双水灵灵的眼睛。再也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