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

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德做得踏实,也就是说境界现前你不会动心,你能够禁得起诱惑。

如果没有真正的因果教育,往往境界现前自己守不住,又犯错误。见到财富贪不贪?起不起贪心?小的财富大概不动心,摆在我们面前几万块钱、几十万块钱,好像不会动心,如果在这里摆上几千万、几亿,你动不动心?保不住了。

这就需要什么?这就需要因果教育。

真正懂得因果教育晓得,最低的一个概念,知道命中有的就是有,命里无的得不到。命里没有这个财富,你得到财富灾难就来了,灾难跟着就来,命里没有这个财富,说我得来的,是决定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你所贪得来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得来没事,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这冤不冤枉!

因为你的心行不善,你得到的果报,把你命里该得的就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有一个亿的财富,因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得到财富,可能打对折,你就是五千万。自己得到五千万还觉得很欢喜,你看我用的这个手段,其实你命里超过一倍多,你这不叫冤枉吗?你用正当的手段去经营,你会得到的。

所以,懂得因果他就明白了,他不会干傻事,名闻利养这五欲现前,他真的会不动心。

所以,伦理、道德教育你接受了,你羞于作恶,你不好意思做坏事情,但是严重的诱惑的时候,往往还是保不住。有因果教育,就不敢作恶,知道这不正当的念头、不正当的行为,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不愿意做。

所以,因果教育,比伦理道德教育还要重要,内心里头真正相信因果,这个伦理、道德就做得很踏实,这好事情。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是三合一,相辅相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在外表上有这个形式,内里面完全不分,因为,每一个人儒、释、道三家的东西统统都学,扎根教育三个根一起扎,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同时扎下,根深蒂固。

这就是成圣成贤(学佛就是成菩萨、成佛)的根。

你没有这个根,怎么学、怎么用功、怎么精进,你都不能成就。

——节选自老法师讲《无量寿经菁华》第八集  2009/12/26

【附录】:

《太上感应篇》故事全集(完整下载):

l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提婆达多为何总跟佛祖过不去?

提婆达多为何总跟佛祖过不去?

善求恶求缘品第四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提婆达多。虽复削发。利养蔽心。作三逆罪。推山压佛。伤佛脚指。复纵放黑象。欲令害佛。别僧两部。杀漏尽比丘尼。以故杀生。疑畏受后报时。有六师...

这些细节 说明男生不想真的分手

这些细节 说明男生不想真的分手

现在这个时代,不像以前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了,虽然那种方式限制了男女的自由,但是有层层把关,也就更加稳妥一些。而现在,很多年轻的小情侣,常常会闹分手,搞得非常不开心。不过有的时候,说分手其实都...

一把石头换平生富贵

一把石头换平生富贵

舍卫国中有位财主,他的夫工资他产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当这个小男婴呱呱堕地时,天上忽然降下了大量的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琥珀、琉璃、珊瑚。这七样器械堆满了他家的院子,奇怪的是这些器械只落进了他们家...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就这么简单!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就这么简单!

每次去火葬场送完故人,出来都有一种淡然的思绪。我常笑着说:人,每次从火葬场出来就会明白一段时间,然后,过一段时间就又糊涂了。据说一个很著名的实业家,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带着妻儿去火葬场看看。有人不解,...

抛妇产可以自己选时间吗 以预产期为前提 不然不

抛妇产可以自己选时间吗 以预产期为前提 不然不

抛妇产可以自己选时间吗?这是近几天收到的比较多的留言。剖腹产,一种不同于顺产的分娩方式,这种方式对能让产妇和婴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平安。那么,为什么选择了剖腹产,还要自己选时间呢?其实,这是因为出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