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悟禅师: 因果起于感应,何为戒杀,为何戒杀?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造重业。纵杀心。结深怨。感苦果。皆由一杀所致。是以杀心渐猛。杀业渐深。渐以杀人。以及杀其六亲。甚而积为刀兵大劫。可悲也矣。盖皆由不知戒杀之所致。苟知戒杀。牲且不忍杀。况杀人乎。况杀六亲乎。牲不忍杀。刀兵大劫。何所从来。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者。人亦杀其兄。知人之父兄不可杀。亦戒杀之渐。但不知杀父兄者。由于不戒杀始也。人之所以不戒杀者由于不达因果之理。因果者。感应也。我以恶心感之。人亦以恶心应。我以善心感之。人亦以善心应。人但知感应见于现生。而不知感应通于三世也。人但知感应见于人道。而不知感应通于六道也。果知感应通于三世六道。六道中皆多生之父兄。杀可不戒乎。纵知感应通于六道。亦不知感应通于世出世间也。以无我心感。则声闻缘觉之果应之。以菩提六度万行感。则菩萨法界果应之。以平等大慈。同体大悲感。则佛法界果应之。噫。感应之道。可尽言哉。

彻悟禅师语录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三十节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第三十节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

第三十节 饱餐恶水 净秽不分金山活佛喜欢吃人家倒的剩饭,贱糕,以及恶水缸里的饭和水,是否是他的怪癖也不知道。每到一宇都是如此,在他心里已经到了不垢不净的地位,可是在我们凡夫心里,以为这是肮脏污秽的东...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好妒的魔王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3.好妒的魔王

13.好妒的魔王很久以前,佛在舍卫国有个弟子叫拘提。拘提一心精进修道,终于得到罗汉果时,心中非常高兴。谁知一高兴,便失去罗汉功德,而前功尽弃。但是拘提并不灰心,继续修行。并在心中暗自提醒,再得到罗汉...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

寿州智通禅师悟道因缘智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寿州(治所在今安徽寿县)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之义。于是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求解其义。六祖道: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唐玄奘的故事_玄奘的故事

唐玄奘的故事提起玄奘法师,一般人们都会想到《西游记》中那位胆怯懦弱、人妖不分、是非难辨的糊涂和尚。其实这仅仅是作者的虚构,就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而言,对其形象未免过于歪曲。史实记载的玄奘法师,不仅精通佛...

在MZ里,经常能提到见解脱、闻解脱之类的圣物、圣地。有的人听说一到某某圣地就能消业、解脱,可是到了圣地,业障并没有消,也没有解脱。有的人听说哪里有什么殊胜的圣物,一见就能解脱,一戴就能消灾免难,可是见了、戴了,没解脱,也没消灾免难。没过两天家里又出事了,儿子发烧了,或者工作不顺利了,就开始怀疑了,认为都是假的、骗人的,然后就诋毁佛法,诋毁密宗。


在这个世界上,印度的金刚座是最殊胜的。若是有一个地方,见到就能解脱,那肯定是金刚座,因为它是贤劫千佛成佛的地方,再殊胜的地方也比不上金刚座。若是一到那个地方就能解脱的话,佛也不用三转法轮了,佛的弟子们也不用苦修了,都到金刚座去就行了!哪有那么容易?


确实是有很多见解脱、闻解脱、系解脱,但这是对相续成熟、因缘具足的人而讲的,他们一见到、一听闻、一系上这些圣物就能解脱,瓜熟蒂落。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这样,我们一般的人还需要修行。所以说,这些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以后别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一切随缘。这些都是所依的作用。你若是需要一个所依,你现在手里拿的这篇文章,也是所依。为什么?因为它是法宝,是三宝之一。


但是人都有分别心、执着心,看到贵重的佛像就觉得殊胜。这样一篇文章,谁都没当成所依,都当成废纸了!所以,家里设佛堂,请这些佛像、法器或者供品,也有功德,但是,要随缘而做。有了是福报,没有就没有,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很多学佛人都很重视这些,但是不知道闻思修行是最根本的,是最重要的。

见解脱、闻解脱为什么不灵

在MZ里,经常能提到见解脱、闻解脱之类的圣物、圣地。有的人听说一到某某圣地就能消业、解脱,可是到了圣地,业障并没有消,也没有解脱。有的人听说哪里有什么殊胜的圣物,一见就能解脱,一戴就能消灾免难,可是...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 跟搬家择吉相似 灶台位置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 跟搬家择吉相似 灶台位置

做灶台要怎么选择日子?这估计是很大人心中的困惑,而且还有些人会想:做灶台这么一件小事,怎么还要选择日子?事实上,做灶台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件小事,可是对古代的人们来说,那可以算的上是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