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三十三节 斫树取果

第三十三节 斫树取果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常有好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与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否?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

译文:

砍树取果

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棵好树,非常高大茂盛,而且能结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棵树,并对他说∶这棵树能结一种果子,甜美无比,可说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国的客人接着问道∶既然有这样好果子,能不能给我尝几只呢?国王听了,就叫人来把这树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什么也没得到。后来又叫人把栽倒的树再种植起来,然而想尽办法,却终不能把已断了的茎和根接起来。这棵树就从此枯死,当然也不能再结果子了。

这故事比喻∶释迦世尊曾指示我们持戒功德像大树一样,它能生出种种禅定、神通、智慧的殊胜的果实。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些果实的话,首先就应当持戒,还要修许多的功德善法来灌溉它,方能得到圆满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这个方法,竟毁犯了戒律,去希求定慧神通,这无异砍树求果实,连根都枯了,那里还有果实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宽心:真假

星云大师宽心:真假

星云大师宽心:真假两个天使借宿,到了一个富有的家庭,主人让他们在一个冰冷的地下室过夜。铺床时,老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第二...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民间的神仙现象?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民间的神仙现象?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民间的神仙现象? 问:满一上师:在民间常有听说某个人有带仙,或是带神,是否真有这事?所谓的仙缘、神缘是否也是业力的一种化现?如不执着此现象是否能够消失?如不能消失,怎样去处理好和...

观清法师:大乘行者的112粒念珠

观清法师:大乘行者的112粒念珠

常用的念珠,通常为108颗,有说是因为佛教常说到百八烦恼。即:1、三界的见惑八十八:迷欲界苦谛的见惑有五钝使(贪、嗔、痴、慢、疑)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共十根本烦恼;集谛、灭谛...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净土法门法语: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

1、我们净土宗是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修禅定,「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如果这个法门与戒定慧不相应,这就肯定不是佛法。所以我们要拣别它是不是佛法,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它与戒定慧相不相应?相应是佛法、是正法...

佛教起源和发展历程 看完之后你不得不感叹文化

佛教起源和发展历程 看完之后你不得不感叹文化

佛教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被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文化之一,其中相对来说收到佛教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还是要数亚洲附近。因为佛教入俗世、识人命的理念,对大多数国家在从封建文化往上发展的时候的政治理念都起到了...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妻子应聘妻子夏小娟刚从学校毕业那阵子,求人把她分到了寿州富康粮油工贸公司,还得到一个小会计的美差。俗话说,人要是倒霉了,连喝口凉水都会塞住稀牙缝。这小会计的活儿还没干几年,就遇上了粮食企业改制,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