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三十节 牧羊人

第三十节 牧羊人

昔有一人,巧于牧羊,其羊滋多,乃有千万。极大悭贪,不肯外用。时有一人,善于巧诈,便作方便,往共亲友,而语之言:我今共汝极成亲爱,便为一体,更无有异。我知彼家有一好女,当为汝求,可用为妇。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其人复言:汝妇今日已生一子。牧羊之人,未见于妇,闻其已生,心大欢喜,重与彼物。其人后复而与之言:汝儿已生,今死矣!牧羊之人闻此人语,便大啼泣,嘘欷不已。

译文:

牧羊人

有一个牧羊人,很会牧羊,他所豢养的羊繁殖得很快,没过多久,他的羊从几千只到一万只了。他很是节省,从来不肯杀一只羊请客或自己吃。别人见到他虽是眼红,可是却也奈何他不得。那时有一个人,很会机巧诈骗,走过来甜言蜜语地和他作很好的朋友,牧羊人信以为真。于是这个人就对牧羊人说∶我和你已成为知己朋友了,心里不论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我知道你没有妻子,很是寂寞。现在我打听东村有个女郎真是美丽极了,给你作妻子,很是合适。我作介绍人,是一定可以成功的。牧羊人听了很欢喜,就给他很多羊和一些其他礼物,算作聘礼。过了几天,这个人走来对他说∶她已经答应作你的妻子,而且你的妻子今天已经生了一儿子了,我特地来给你道贺。牧羊人听到还没有见过面的妻子,就已经替他生了个儿子,心里更加欢喜,就又给了他很多羊和别的东西。再过了几天,这个人又走来说∶唉!真可措,你的儿子今天死了!我真替你难过。牧羊人听了以后,便号啕大哭,悲痛不止。

这故事比喻∶佛教里有种多闻的人,经不起名利食色的诱惑,便贪着于世间的欲乐,为它所诳惑,而抛弃了修习善法功德的财宝。结果,不但丧失了善法,而且也丧失了生命及财物,弄得大忧苦,大悲泣,正是自寻烦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法师:放下身段

星云法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情、事业上受了挫折,在金钱、名誉上受了损失,乃至学生考试失利了,竞赛落败了,他们就觉得前途艰难,严重者甚至兴起了自杀的念头。面对起起落落的人生,有一...

清净法师:《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后记:六祖之后的禅门

清净法师:《六祖法宝坛经》讲记 后记:六祖之后的禅门

后记:六祖之后的禅门六祖惠能大师门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各化一方,所谓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因为,六祖之后不再传衣钵,晚唐至北宋初期,曹溪禅共分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沩仰宗五宗,再加上临济...

不用花钱的七种布施

不用花钱的七种布施

一个人跑到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    “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    “可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呀!” “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李弥逊居士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侍郎李弥逊居士悟道因缘

侍郎李弥逊居士悟道因缘侍朗李弥逊居士,圆悟克勤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似之,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人。弥逊居士少时极聪颖,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十八岁中乡举。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登进士第。政...

佛教因果故事:一个抛妻弃子男人的现世报

佛教因果故事:一个抛妻弃子男人的现世报

大概20多年前,我刚参加工作,在某区政府下属一家单位上班。单位的附近是区卫生防疫站,女站长我见过几次,年轻漂亮精明能干,她身边一位先生,看起来比她大几岁,也是一表人才。听说他俩只是同居,还没正式结婚...

用途

用途

用途在动物园里的小骆驼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睫毛那么地长?骆驼妈妈说:当风沙来的时候,长长的睫毛可以让我们在风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骆驼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丑死了!骆驼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