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二节 煮黑石蜜浆喻

第十二节 煮黑石蜜浆喻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此时愚人便作是想: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著少水用置火中,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

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这不已,云何得冷?

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减烦恼炽然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译文:

扇不凉热锅里糖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愚蠢的人在煮黑石蜜,正好有一个很富有的人忽然来到他家里。当时这个蠢人心里想:我今天应该拿这黑石蜜的浆汁招待他。于是在蜜浆里加了一点水放在火上煮,同时还用扇子在上面使劲的扇蜜浆,希望石蜜快点冷却,好让浆汁早点出来。

旁边的人熬告诉他:你不熄灭下面的炉火,反而又不住的扇,怎么能够会使蜜浆冷却呢?

这时大家都觉得他很好笑。

就像那些外教徒,不根除掉那些旺盛如火的无明烦恼,只是修点苦行,睡在带刺的荆棘条上,用五种毒火为炙烤自己的身体,就希望得到清净寂静的大道,那是决不可能的。只会被智人笑话。这样做,不但现在受苦,而且来世遗患无穷,永远没有解脱的境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要尊重佛陀的教法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要尊重佛陀的教法

要尊重佛陀的教法佛陀一生的教育原则,可有两种一是契理,二是契机。契理是所说的教法,以不背真理为原则,真理是怎样的,就说它是怎样,不必用数学的方式来加减乘除,若用加减乘除,那就是自己的意见,不是真理的...

如石法师:发心对身心之利益

如石法师:发心对身心之利益

释如石在《入菩萨行》第一品里,寂天用了三十六偈来说明菩提心利益;其中有教证,有理论,还有许多巧妙的比喻。就实际引发菩提心来说,这些开示肯定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然而在面临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菩提心利益这个...

那双生死相握的手

那双生死相握的手

人生如同一场戏,每个人拿着不同的剧本,上演着悲欢离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然而现实有时往往充满了无奈和辛酸。有的人剧本开始没多久,就不得不落下了最后的句号,令人感慨万分。一、母子情深...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

雍仲本教:从原始崇拜到宗教哲学的千年涅槃一个古老的教派,一座千年古刹,一位开明平和的活佛——在昌都丁青县的孜珠山上,迷雾渐渐消散,阳光洒在海拔4800米的山顶,孜珠寺的轮廓逐渐清晰,这个曾被无数异样...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6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3)

也许,玄奘已经感觉到了仅凭他的力量和那烂陀寺也难改变佛教在印度的命运;也许,他的本意只是学习,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不能坐视那些珍贵的佛典因为印度佛教的衰落而流失散落。玄奘相信,一切事皆有因果循环,人...

宣化上人:行善就是修福,止恶就是修慧!

宣化上人:行善就是修福,止恶就是修慧!

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因为无智慧。所以修道,应该以智慧为首。所以佛要修福修慧,修到福慧双圆,便成无上觉。“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是修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