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海搜珍:买取智慧(出经律异相)

买取智慧(出经律异相)

【经文】昔有一人,贫穷无智,为治生计,入海采宝,还国,遇善知识,其人自言:『我素贫穷,今得宝物,足以自娱,若吾母不可,我意当舍母别居,若吾妻不可,我意当更娶。』善知识答曰:『近来大智慧人满此城中,可往买取智慧,价不过千两金,彼等自当告汝智慧之法。』其人如其言,行入奉佛市廛,逢人便问,欲买智慧。人告之曰:『汝有疑事,前行七步,却行七步,如是者三,智慧自生。』其人夜回家,见母伴妇眠,疑是他男,拔刀欲杀,忽复生念,晨朝曾买智慧,即前行退行各三反,剔大灯火,遥照床中,母便觉寤。此人叹言:『真是智慧,岂止值千两金。』即复与其人三千两金。

【译语】昔有一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想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读者须知,彼时彼地,并无投机彩票赌博等等的事情,故入海采宝为发横财的唯一方法。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多少宝物,变卖后骤成富翁,心里便不大安分起来,归国后,遇到一位善知识(有益的朋友),闲谈中,这人自说:『我向来贫穷,这是瞒不过你的,如今得宝,发下横财,很可以享受了,不必再过从前的贫穷生活了。这种生活上的改变,一时是不大习惯的,若吾母不肯,吾想离开了他,另自分居;若使吾妻不肯,吾想别娶富贵人家的女子。』善知识道:『这些我都不问,我知道你一向贫穷而无智慧,你现在有了钱不贫穷了,但恨依然无智慧。近来城中大智慧人着实不少,你可先往买取智慧,你只出千把两银子,他们自会告你智慧之法。』其人听了话,行入信奉佛法的城市中,逢人便问:『那里出卖智慧?』有人告他道:『你倘遇到疑惑的事情,且勿急急摆布,先前行七步,再退行七步,这样的进退三次,那智慧便来了。』这人听着,将信将疑,夜里回家,见其妇与人同眠,看不清是自己老母,疑是别的男子;一时拔出刀来想行凶,忽地转念,且慢,白天买的智慧,何不试试?于是进行退行各三次,剔亮了灯光看时,那老母醒了,翻身坐起,这人便点头叹息:『真是智慧,价值岂止一千两银子!』明天竟给那人三千两。

【释义】贫儿暴富,以及识浅量浅之人做了暴贵,往往志得意满,目中无人。加以亲戚朋友包围,无非希望提拔济助,其心术卑鄙者,胁肩谄笑,极尽拍马之能事。使这暴富或暴贵一发骄横,非但不听善言劝告,甚至有人偶说一句话,不合他自己意见时,立即呵斥怒骂,旁人又附和讥笑,使说话者哭笑不得。倘使暴富暴贵发怒的话,要打要杀,立刻可以做出来。不过这样恣肆下去,结果可以倾家,可以亡身,何况还有未来世的果报。修持佛法的人为什么不愿得人间福果?就怕富贵了容易造业,容易堕落也。这采宝暴富之人,便是一例。我想那教他智慧的人,有点神通吧!知道他今夜或许误杀老母,故教他三遍进退七步,以缓和忿怒,得有思虑考察之余地。「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也赞成再思,便是此理。欧西俗谚,教人忿怒时默数数目,从一至十,大怒则至百至千,数毕然后行动,因为一时间的忿怒,最易坏事,弄得悔不可追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诗曰: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从前北印度的?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

佛教故事: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

佛教故事: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

唯有认真接纳,才知道痛下针砭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一起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因果在哪里

因果在哪里因果究竟在那里呢!一饮一啄,无非因果。吃饭穿衣,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在你的生活日用之间。你见到因果了吗?从前有一个很爱面子、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的人,当别人辛勤劳动挣回几个血汉钱...

忠驴救主 转生为人

忠驴救主 转生为人

忠驴救主 转生为人金文通作官,为通蓟道时,有一旗牌官,能知过去世所经历之事。他说过去做了很多坏事,所以投胎做过三世猪。做猪最苦的,是被杀后,肉被割成好几块等着卖。后来他投胎为驴后,有一次载主人,在路...

六道轮回  因果实例

六道轮回 因果实例

【编者按】佛告诉我们六道轮回和因果是这个娑婆世界的真相。只是我们迷失了本性,看不到,也不相信。古古怪,怪怪古,孙儿娶祖母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