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之善举的意义与功德有多大

放生的意义与功德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救人一命胜造七层浮屠,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若能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生命!所以,放生即是积最大的福,行最大的善。

佛教放生的对象就是看到有生命的众生,当它们被擒、被抓、被关、被杀,只要看见物命危急受困,惊惶失措,在千钧一发之际,发慈悲心出钱出力予以救赎,带到适当地点為其皈依念佛,并予以释放,使其重拾生机,便是放生。

优婆塞戒经云:「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

因果历历分明,丝毫不爽,杀生自有杀生的恶报,放生自有放生的善报。放生从另一方面來说,就是还债,还多生累世以來所欠无数的杀债。人们今生所遭受的疾病与痛苦,大都是以前造杀生业而來,还杀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生。如果能吃素当然很好,但吃素只是消极的不再造新的杀业,放生则是积极的救赎生命,偿还宿债,以期灭罪消愆,消除业障!

放生蕴含的道理十分深奥,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依佛法的教义來说:一切众生与我,皆具佛性无二无别,只因宿业深重,不幸沦為异类傍生,一旦业障消除,同样可以证成佛果;今朝放生,等於救一未來佛!一切众生与我,在无始以來的轮回中,皆曾互為手足亲眷;今朝放生,等於救自己的亲人!一切众生与我,在过去的轮回中,皆曾互為冤家仇敌;今朝放生,正可解冤释仇,不再冤冤相报!

放生过程中最重要且不可省略的是,為所有放生的物命行三皈依及念佛持咒。经典中记载,众生一旦堕入畜生道,要经历数千劫以上才能各依业力脱出恶道,又畜生被宰杀时的痛苦,要等到它的最后一块肉被食尽时,方能解除,因此放生时必须為其授三皈依:「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傍生。」并為其念佛持咒,承佛、法、僧三宝及佛号咒语的加持力,使其今生报尽时不再沦入三恶道,并使其亲闻佛号咒音,於八识田中植下道种,他日因缘成熟,必能值遇佛法学佛修行,永断六道生死轮回,此是放生中最重要的意义。

六度万行以布施為首,布施分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因為放生,花钱买物,赎命救生,是财布施;放生时為物命忏悔、皈依、念佛、持咒是法布施;放生时為救物命於垂危之际,使其免於恐惧苦难,是无畏布施。放生三施俱全,放生功德真是不可思议!

其实放生过程中,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放生的善心人士不仅拯救了物命,且同时忏悔,同时皈依了三宝,同时念佛、持咒,同时回向,在这其中不知消灭了多少罪业,更造就了多少福德因缘,仔细想一想,还有什麼功德能比放生更殊胜的?

弘一大师说过:「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

放生简单易行,只要发心,人人可做,随时随地,随缘随力,钱多钱少,都可以放生。放生最容易消业障,只要有信心努力去做,灾祸危难很快可以消除,福报感应可以速迅到來。一个人放生,可以免除一个人身家的疾病灾难;众多人放生,可以挽救世界的浩劫,改变世界的命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吃素治好了我十七年的糖尿病

吃素治好了我十七年的糖尿病

我患糖尿病已有十七年历史了,并发手脚麻木、视网膜病变等症状,经本市医大二附院诊断为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1,视力急剧下降,我害怕,我彷徨,我苦闷。一旦左眼再失明,我不就成为盲人了吗?过去我认为吃...

青翠小炒

青翠小炒

材料:芦笋、胡萝卜、百合、枸杞子; 调味料:盐、糖、素易鲜、植物油、麻油; 方法: 1、各类菜,洗净、改刀成片或段,用些盐开水焯烫,控出、冷却; 2、锅内用少许热植物油,放入各菜和调味...

文殊菩萨赴宴

文殊菩萨赴宴

文殊菩萨赴宴阿阇世王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他知道文殊菩萨有无限的智慧,想请他帮助自己解决疑难,于是邀请文殊菩萨到王宫吃饭。 文殊菩萨看他非常诚恳,便准备第二天亲自带领众弟子和许多天人到王宫赴宴...

日常的佛心行禅:生活对爱的奖赏

日常的佛心行禅:生活对爱的奖赏

生活对爱的奖赏有一个鞋匠,在小城一条街的拐角处摆摊修鞋。一个冬天的傍晚,他正要收摊回家,一转身,看到一个小孩在不远处站着,耳朵冻得通红,眼睛直愣愣地盯着他。他把孩子领回家的那天晚上,妻子就和他怄了气...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的现象? 问:现今社会中,有很多明星夫妻貌合神离,曾经恩爱幸福,最后却反目成仇,令很多人不大喊“不再相信真爱了”,请问上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无常?又有哪些修行的方...

人生百味已尝尽,人到中年何去从?

人生百味已尝尽,人到中年何去从?

过一个年,对于孩子来说,是长大了一岁;而对于中年人来说就是老了一岁,慢慢将迈入老年。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我们的人生,说不定在某个阶段就经历着相聚与别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