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达真堪布:观想的能力为什么不稳定呢?

参加万盏法会回来,自己按照上师开示讲的,按次第、从基础开始学修,最初还是比较精进、认真的,不管是观想上师,还是观想别的,观的都比较清楚。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却观不出来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作者:达真堪布

答:修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但是不要紧,不要间断,也不要着急,坚持下去,会好的,而且会越来越好。这是修行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感觉肯定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觉得有进步,有时候觉得没进步——但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找到目标,找到方向了,然后下定决心坚持修行。修行不是一两天、一两年的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

修行是一个磨炼的过程,到时候自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等开悟以后就好了,现在不要执着这些感觉。

其实现在我们不管是观想种子字,观想本尊,观想坛城,还是观想上师,都属于生起次第,这是需要在有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的。不知道我们现在心里有没有执着?若是执着了,说明还是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

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是不能分开的,在有证悟空性的见解的基础上观想,就不会有出现这些问题。但是现在有没有这个基础?如果没有,也不要紧,不要执着这一切。不管是好的景象还是坏的景象,不管是好的境界还是不好的境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执着、不在意,坚持下去,好好修,一定会越来越好。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话说松长老又买酒来请济颠吃得醉了,十分快活,便提起笔来写道: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助三昧之...

初级佛学教本:第十三课、维摩诘居士

初级佛学教本:第十三课、维摩诘居士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佛住世时,毗耶离城 (1) 中,有长者名维摩诘 (2),辩才无碍,游戏神通 (3),虽为白衣 (4),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有妻子,而常修梵行。因方便度人故,示有疾病,常藉疾病的...

没有上锁的门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某天清晨,女...

海涛法师说故事2:念佛除灾

海涛法师说故事2:念佛除灾

念佛除灾 过去有个贤慧的妇人,因为常常听闻佛法,了悟到人生的短暂和痛苦。她知道假如不修学佛道、防范过失,将永无尽期地沉沦在六道里。虽然持家忙碌,她仍不忘在行住坐卧中精勤念佛,连左邻右舍的人都受她劝化...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护眼尊者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护眼尊者的故事

护眼尊者的故事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双品yamaka-vaggo(第1偈)】这一句法句,是佛陀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的时候,对护眼尊者所说的。在舍卫国里...

印祖故事:太平寺巧遇印老,李传书从此念佛

印祖故事:太平寺巧遇印老,李传书从此念佛

南洋中学教员李传书在学佛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在太平寺遇到印光大师,重新走上修持净土的道路。李传书幼时,在父亲诵经念佛的时候,也经常随之礼拜,跟着父亲诵念,八识田中,种下了学佛的种子。他十二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