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出生便患恶疮求治无门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不但重聘迎娶高门大姓的女子,并以种种伎乐娱乐新娶的夫人。没想到夫人十月怀胎,竟生下一个患满恶疮、流脓流血的男孩。可怜的孩子一出世就没有一天好日子,时时痛得呻吟号哭,弄得家中上下无一刻安宁,长者夫妇只好为他取名为呻号。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看遍国内名医,恶疮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

呻号长大后,听说城中祇桓精舍,有一良医,能令瞎者明、聋者聪、跛者走、病者健,于是向人问明地点,独自忍痛前往。途中,路人见其形貌、闻其臭味,皆仓皇走避。经过一段艰辛的路程,呻号终于来到祇桓精舍,看见舍中端坐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世尊,就像百千日般光明辉耀,令自己忘却了身上的苦痛。呻号以至诚之心顶礼佛陀后,佛陀即为他说法,剖析色身与受、想、行、识等五蕴有如烂疮与痈疽使人痛苦,又如毒箭伤人致命,真正是最严重的病根!

被佛陀的慈悲所摄受的呻号,从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忏悔与感动,于是五体投地悔其过愆,深忏此生的恶报;不久,遍布全身的恶疮应时消退,顿感清凉无比,犹如再生一般。呻号马上请求在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呻号出家后,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超脱三界之苦。

在众比丘的祈请下,佛陀讲述了呻号比丘的宿因,令大众有所警惕。

无量世以前,波罗奈国中有两位权倾一时、富甲天下的长者,两人之间曾有过结,心生嫌隙,常相愤恨,其中一位长者首先采取行动,用无数的珍宝奉献给国王,并在国王面前一再地毁谤另一个长者,想尽办法让国王相信对方常怀计谋,欲加害己。等到国王心意渐渐动摇,便请求国王让自己随意处置另一位长者。一日,恶心长者率领大批人马冲进另一个长者家,系缚诸人,劫掠财宝,将长者抓回笞杖拷打,令其举身伤破,鲜血迸流,生不如死。

祸从天降的长者趁隙脱逃,捡回了一条命,深感世事如梦,祸福无常,便隐遁至山林中,一心修行求出苦轮,最后顿悟诸法缘起空性之理,证得辟支佛的果位。长者了知一切冤亲悉皆平等,悲悯施害之人将会堕于极苦之处,便在恶心长者面前示现种种神通变化,令他心生渴慕,并忏悔前愆,从而信敬贤圣、办诸供养;如此一来,方转恶业为善种。

世尊告诉比丘们:当时的恶心长者即是今天的呻号比丘。众比丘听闻开示后,修行的信心更加坚定,欢喜奉行佛陀的教诲。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十》

省思:

贪嫉之害,最为惨毒;一念的私心,能令自己的苦报难有出期。修行当慎举念,养成在起心动念之处回光返照的功夫,犹如于铁轨前,停、看、听,不令贪、瞋、痴三个毒苗有窜升的可能。在小处能作得了自心主宰,临大节才能稳当不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法清法师: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法清法师: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

请问:法师今天讲到出家修道就要“断爱去欲”,爱有大爱小爱之分,断爱去欲断的应该是小爱吧。经常也听到一些人说,人如果没有爱和欲了,是不是就会变得冷酷无情?法清法师:这里边所说的断爱,当然是针对一些小爱...

持续佛前供灯一年多,高度近视已经痊愈

持续佛前供灯一年多,高度近视已经痊愈

末学有400多度的近视,以前看东西很吃力。去年看海涛法师开示供灯的视频以后,开示坚持每天晚上在自己家的佛堂供酥油灯。每每供完灯,我都会回向给一切有眼疾的众生能够痊愈,回复健康。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多,结...

舍戒后再犯戒身心痛苦如何弥补?

舍戒后再犯戒身心痛苦如何弥补?

舍戒后再犯戒身心痛苦如何弥补? 问:舍戒后再犯戒身心痛苦如何弥补?海涛法师答:你今天受五戒,觉得没有办法受持五戒,打电话给任何一个法师说你要舍戒,这样等于正式舍戒了。你舍戒以后犯戒,没有关系,你就同...

现在正处在非常烦闷,恶心,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现在正处在非常烦闷,恶心,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现在正处在非常烦闷,恶心,佛号念不下去,怎么办? 问:阿弥陀佛,A弟子现在正处在非常烦闷,恶心,佛号念不下去的时候,不知这股劲何时能过去,(之前曾数次瞎猫撞死老鼠得轻安喜乐,现在全没了)请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一杯水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一杯水

孙乾下班回家,一推门就看见六岁的小孙子正在哇哇大哭,老伴气呼呼地哄着孙子,儿子儿媳一脸铁青的站在边上。孙乾一怔,这是咋了?老伴掉着眼泪,没吭声,儿子儿媳垂着头不知道说啥。孙乾抱起小孙子抹着他脸上的泪...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多事的对门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多事的对门

多事的对门胡山保是个热心肠,今年他从郊区搬到了城里,买了套顶层的二手房。这城里的鸽子笼可不比在老家,端着一碗饭可以串遍半个村,老胡很希望搞好邻里关系,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嘛。遗憾的是,老胡搬来已有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