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要不要结婚呢?

达真堪布:要不要结婚呢?

问:婚姻、家庭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不是就不要结婚了呢?

达真堪布答:不是说不让你结婚生孩子,而是不让你执着这些。一切随缘,你可以结婚。如果你执着了,不结婚,不生孩子也是一种苦恼;若是你真正看破、放下,有智慧了,结婚生孩子也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解脱。

佛示现成佛以后,为什么七七四十九天没有讲经说法?就怕众生不相信,怕众生不明白。一讲空,就认为什么也没有了;一说有,一下子又执着实有、真有了。这里也是,一说结婚、生孩子是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就不能结婚了?这也是一种偏见,其实不是这样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佛教故事:佛祖十大弟子: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父名婆陀罗,是婆罗门教中著名论师。舍利弗八岁时,...

婚姻挽回的方法具体是什么

婚姻挽回的方法具体是什么

当人遇上婚变的时候总是很无奈的,有些人遇上这样的事情选择结束掉自己的婚姻,但是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无法接受,还想挽回一下。那么,婚姻挽回的方法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来说一些婚姻挽回的一些方法,...

女儿与蛐蛐配合得真好,好像在唱“二人转”

女儿与蛐蛐配合得真好,好像在唱“二人转”

晚上回家,发现有一只蛐蛐蜷缩在墙角。“乖乖快来看呀,这里有一只蛐蛐,你肯定没有见过蛐蛐吧?”我赶紧喊孩子过来看,想让她认识一下什么是蛐蛐。孩子循声过来,看见了墙角的小蛐蛐,很是开心,热情地对这个新朋...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索达吉堪布: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问:我是西北大学的本科生。好多人总是在生命的尽头,回顾人生,才明白自己的遗憾。那我们今世的人生,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人生意义? 答:确实,不仅仅是普...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

宽运法师:佛陀教你怎样有求必应

宽运法师:佛陀教你怎样有求必应

经里头经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只要我们诚恳的祈求,那一定会是有应的。所以说求恳切的求,至诚的求这个非常重要。有的人呢,因为他们自己信得不虔诚,所以是没有感应的。我记得有一个故事讲得非常好。话说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