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养生——以心为本

养生一词,原出于《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儒家养生思想包括养形与养神,积极的、进取的、求实的人生观,历来被儒家所推奉,也贯穿在儒家养生思想之中。

中国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儒家在论及养生时,多取“修身”之说,儒家“以心为本”。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孔子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知者乐,仁者寿”,意为只有成为一个仁者,才能长寿,《黄帝内经》接受了孔孟的上述养生观点,认为那些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长寿者,多为“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即所谓“德全而不危”。其后中国的养生家基本上依循这一思路,强调养生必须与道德修养相协调。孔子认为: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以清除心理上的障碍,取得心理的平衡,即“有大德者必得其寿” 。孔子并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贪求无厌)。”这种“三戒”的养生之道,儒家承认性生活在人类生活中的合理性,并认为要恰到好处,不要纵欲过头,从而伐性伤生;孔子还认为,一个人的心情要“申申如也”,对任何事物都抱乐观的态度。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明星之

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明星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剖腹产的方式。剖腹产跟顺产相比有许多的优点,比如降低生产危险,比如可以选择好的生辰八字。因此,父母八字择吉日剖腹产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那么,...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31-23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31-235)

231、从前有一位老人,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身边总带一小罐油。如果他走过一扇门,门上发出辗轧的响声,他就倒一点油在铰链上。如果他遇到一扇难开的门,他就涂一点油在门键上。他一生就是这工装做加油的工作,使...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供养生天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供养生天

供养生天从前在舍卫国有一位长者,他在祇洹林处想找一块空地,建造房屋,用来广施供养。但须达长者已在林中遍盖屋舍,没有空余的地方。这位长者便在祇洹大门里面,用干净的清水调制各种蜜糖和麦粉,作成粥浆,供给...

觉宗—高僧转世

觉宗—高僧转世

觉宗——高僧转世 觉宗,字道玄,别号松溪,元代扶风人,俗姓南氏。他家世世习儒,而其母陈氏,却十分敬仰佛祖,每年春节,总要去当地的法门寺,施舍米饭给寺内的僧众,从不间断。一天中午,陈氏躺在床上午睡,梦...

宽运法师:果你活得累了──请不要轻生

宽运法师:果你活得累了──请不要轻生

果你活得累了──请不要轻生日前有网友留言给我说:「大师。我有很多问题想请教你。有时候想自杀。你可以帮我下不?」这个问题,不由得使我暂时把其他事停下来响应几句;以佛法来说「人身难得」,我们能够投生到这...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人间第一幸福儿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人间第一幸福儿

人间第一幸福儿佛陀还没有出家的时候,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曾经娶拘利城耶输陀罗公主为妃。太子和公主同是在十九岁的那年,生下罗侯罗,太子很欢喜,这不是一般人生了儿子的欢喜,而是因为太子曾向父亲净饭王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