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以出世思想做世间事

星云大师宽心:以出世思想做世间事

我曾经问在我这里工作的青年人:佛光山给你们的薪水很低,以你们的学识可以轻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为什么你们不去呢?青年人微笑着说:在这里,我做的是我愿意做的事,实现的是我的志向,所以每天都很快乐,工作也越干越好,这不比金钱更值得吗?

我一向提倡: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再提起人世的精神。有的人能人世,不能出世;有的人能出世,不能人世。举简单的例子来说:花花世界,物质文明的都市,我们在里面生活得很惬意、很习惯;突然间把物质文明放下,到深山里面清修,过着出世的生活,就不习惯。有的人过惯出世的生活,家庭可以不要,朋友也可以离开,财色名利一概都能放下,喜欢寂静;你叫他人世,在都市的车声、吆喝声里他几乎一刻都不能过。

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人间从事事业会有贪心,会有执著;有了出世的思想,再做人世的事业,就等于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见到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无所惧。这种力量要从出世的思想培养起来。什么是出世的思想?

一、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世间每一个人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一期的生命数十寒暑,石火电光,刹那即过。沧海桑田,朝如青丝暮如云,昨日红颜今日老。普贤警众偈云: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吾人如果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对人生如有苦短的警觉,这就算出世的思想了。

二、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几乎世间每一个人都喜欢金钱物质,有人甚至到死的时候,金钱物质都不肯给人,他以为来生还可享用,所以贪敛集聚,最后一棺长盖,一坏黄土,抱恨而归。金钱物质本来是给人用的,但有人不会使用,反而被金钱物质俘虏了。苏东坡说:物质有穷,而欲望无尽。吾人对物质若不能有远离的看法,就会做物质的奴隶;假如吾人有出世的思想,则就能超然物外了。

三、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情爱的罗曼蒂克是青年人向往的诗情画意的美梦,要青年人淡化情爱,这是强人所难,不合时宜。情爱固然令人神迷心荡,却也给人带来不少烦恼,甚至把人推进毁灭的深渊。情不重,不生娑婆,因为爱,才有生死,才有是非;因为爱,才有你我,才有烦恼。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不能增加一分,佛教不是要人合弃情爱,是要人以智化情。大家都能以般若智能淡化情爱,则一定会得到佛法的最大受用。

四、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一般人向来都是对人不满,怎可对自己不满?其实,我贪、我爱、我执、我嗔、我怨、我妒、我痴、我私等,若自己有这一切的毛病,怎可还对自己满意?对自己满意,是自己对道业进步的最大障碍。人生到处都是缺陷,你对缺陷满意,缺陷如何才能填满?吾人全身都是业障,对业障满意,业障如何才能消除?若对自己有不满,道德人格才会有所增进。

以出世的思想,开创人间人世的事业。我常常对此提出说明:以退为进,是我们出世的思想,以无为我,是我们出世的思想;以空为乐,是我们出世的思想。我们具备了出世的思想,再来办人世的事业,所拥有的快乐是一般人所没有的。所以,没有薪水待遇不要紧,没有奖状赞美不要紧,就是遇到一些挫折困难也无动于心。所以,真正的出世,才能真正的人世。

佛光菜根谭

生活要佛法化,

信仰要理智化,

处世要平和化,

修持要日常化。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阳间欠债阴间还,死后再受地狱苦

阳间欠债阴间还,死后再受地狱苦

因果规律是宇宙自然的轨则,理所当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人不信因果报应,总以为自己做的工道别人看不见,其实人见不见都无所谓,关键是逃不出天网恢恢的因果律,无论做了什么都有因果,所谓善恶必有报,欠债...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

慈法法师: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

安居第七十五日(二):净土教与浊土教我们在法则的大是大非上,还是要很严肃的。因为它是个方法,即不管果地教也好、因地教也好,都是没有错的,就象鸡语、鸭语都没有错,只是身份不同,果地教和因地教都没有问题...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诗曰: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邻居住有一位...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故事实例三则_虐杀动物遭报应的事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因果报应故事实例三则_虐杀动物遭报应的事

因果报应实例三则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可怕报应的故事之后,心中觉得久久不能忘怀,因此很想把它记下来,以为世人的警惕。第一件:是一位四湖的朋友最近告诉我,他隔壁的一个老农夫...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藏地寺院的实际景观问(12):去年,我在西藏参访了藏传佛教的几大寺院。就我所看到的情况,这些寺院也深受经济浪潮的影响。每个寺院都在卖门票,僧人则忙于应酬游客,和汉地的...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宣化上人:你若能明白,任何法都是妙法,你若没明白呢?

《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经前悬谈◎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再讲“佛法妙”。什么是佛法?什么又不是佛法?你也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