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贪

星云大师宽心: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完全与女色隔绝。等到两人20岁左右的时候,仙人想试一试他们的道心,就把两个徒弟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走了一遭。

仙师,那个是什么呀?小徒弟手指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问,因为他之前还没有见过女人。

是吃人的老虎。仙师说。

等回到深山,仙人问:徒儿们,你们玩了一天,觉得什么最可爱呀?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师兄弟都这样回答。

没有出息的东西!仙人气得把他俩都逐出门。

人生的大病,在佛法里说,就是时时刻刻盘踞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嗔、痴呢?

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就是想要拥有漂亮美丽的妻女;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就是设法如何得到珍馐美味。这些妄想的念头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

本来这个贪不一定完全是坏的,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学问的渊深,或是贪求了生脱死、证得无上果,把贪用在这些方面,不能完全说它不对。不过,像学问、知识,希求了脱生死,证无上佛果的心,不是损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而是人生无价之宝。我们所说的贪是损人利己、自私贪婪的欲望。

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或是一点私利,往往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为了满足贪的欲望,什么义理人情,什么道德公道,一概都可不顾。我们这个社会,一旦黄金、美色、名位当前,就会打劫、强奸、斗争、诉讼,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这种贪欲岂不是人生的大病?

贪,是由爱生起。常人爱美色,爱钱财,爱名位,爱享受,为了满足爱,虽然美色如虎狼,钱财如蛇蝎,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还是要贪求这些。人为了这一念贪爱,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的处处皆是,说来真是可惊可畏!

医治贪病要用舍字。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不肯予利益别人,天下可爱的东西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一人,管什么别人的幸福,谈什么别人的安乐,他人的死活存亡都与自己没有关系,因此贪病就缠绕到我们的身上来了。假若懂得了舍,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乐、利益施舍给人,这样,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

不过,一讲到舍,很多人总觉得自己能做 到,例如送礼物给人,帮别人解除一些痛苦。但这 样还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因为送礼物给人,帮别 人解除痛苦,心中难免有一丝希望报酬的念想;希 望报酬,这还是贪,不叫舍。

真正的舍,要像蜡烛一样,虽然自己牺牲了, 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够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 露一样,明知自己瞬将灭亡,但还用微弱的力量滋 润万物生长;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阳的光热一样, 照抚着大地,没有条件,不指望万物对他报酬,而 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佛经上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就是这个意思。

佛光菜根谭

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傲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

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嗔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

处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

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首愚法师出家及宏法记略

首愚法师出家及宏法记略

我们在两年前有缘与陕西省韩城市庆善寺管委会筹建处主任、台湾十方禅林主持、方丈释首愚相见,心中甚是欢喜 。见面后言语沟通并不多就被大和尚的般若智慧而折服!随后又有几次在不同省市邂逅相遇,多次交流了各自...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无须苛求太过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无须苛求太过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

佛教名词:苦因_佛教苦因是什么_苦因解释

佛教名词:苦因_佛教苦因是什么_苦因解释

佛教苦因是什么?苦因,即痛苦的原因。《法华经譬喻品》曰:深着苦因,不能暂舍。《成实论》六曰:衣食等物皆是苦因。流转生死的众生不断造作苦因的根源,是来自于无始以来的贪欲、嗔恚和愚痴的无明烦恼。佛教说「...

净空法师:我吃素的因缘

净空法师:我吃素的因缘

我学佛六个月之后就吃长素了。并没有人劝我。我为什么会吃长素?念了一部《地藏经》害怕了,觉得跟众生怨结得太深了。我在抗期间,还是做学生的时代,我很喜欢打猎,打了三年猎,杀了很多生,看了《地藏经》上讲的...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合理膳食口诀

【素食养生】学佛人吃素的合理膳食口诀

我们学佛人吃素,也要讲究营养搭配,搭配合理的素食对健康是有益的。想享受素食带来的好处,一定要充分了解素食的营养搭配知识,才能避免营养缺乏的危险。有一个非常容易记忆的合理膳食口诀,就是:一二三四五,...

佛教短故事:无心之过

佛教短故事:无心之过

从前在舍卫国里住著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这天,老比丘带著小沙弥一起出去化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