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精神修持的好处

星云大师宽心:精神修持的好处

时自在命自在;处自在心自在;

物自在舍自在;周遍自在业自在;

大小自在生自在;有无自在心自在;

动静自在信自在;深浅自在愿自在;

无碍自在法自在;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

佛教不只讲知识讲理论、虔敬的信仰、完美的道德,最主要是重视实践,也就是修持。《金刚经》有一句经文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说:所谓一切法,皆是佛法。我觉得这两句话十分耐人寻味,可以说有很深的涵义。将此二句经文演绎开来,即为:是佛法的,有时候不是佛法;相反,不是佛法的,有时候却是佛法。譬如念佛是佛法,拜佛是佛法,诵经、打坐、布施、持戒全都是佛法。但是,如果你在念佛、拜佛、诵经、打坐时心里一直在打妄想,一直在起贪嗔痴,当你在行布施时一直抱着沽名钓誉的心,这时,是佛法的也不是佛法。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修养,我以为用佛教的方法来修炼精神不失为一种好的修行。修持有很多好处,我归纳为下列六种:

一、训练身心强健

修持可以使身心强健。譬如拜佛,晨起拜佛,睡前拜佛,是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如饭后跑香,帮助消化,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又如朝山礼佛,一则可以接触大自然,舒展心胸,二则可以增长信心,广结善缘。

称名念佛,是修养心性的一种妙法。譬如等候公车时百无聊赖,与其为车久久不来而烦躁,不如静心念佛,毫无气恼。打坐、修观,亦是澄净思虑的最好方法。

信仰佛教,不可把它看成百宝灵丹。一般人的无理要求,是以为一有信仰就没有痛苦、没有死亡。其实,烦恼痛苦、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然的现象。只是有了信仰、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力量加强了,才可以无惧于生老病死之苦,如证果阿罗汉,一日一食,树下一宿,山林水边,逍遥自在。原因是有了修行以后,身心的抵抗力增强,对于外在物质的缺乏、灾难苦恼等都能够忍受。若无修行,则心力脆弱,见到别人轿车洋房的生活,内心受不了诱惑,因此苦恼不堪。所以说修行可以令身心强健。

二、净化烦恼习气

一个人的大小烦恼之多,如同恒河沙数,若没有修行则绝对无法对治。习气亦然,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欲净化这些习气,唯有修行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当你烦恼的时候,该怎么对治?诵经、拜佛、观想佛陀的慈容,或者高声念佛,借助佛的慈悲力来化除你的烦恼。当你拜佛时,专心一意,头虽然低下去,心灵却因此而升华。当你拜佛而获得法喜时,无明烦恼也因此而消失净尽。一个不懂得修行的人,当烦恼生起,无法自抑,因此大发脾气,与人争执,非但烦恼不能消除,反而旧恨未去,又添新愁。在《普门品》中,佛陀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修行可以获得很多益处。

三、蒙受三宝加护

一个修行的人,眼睛不乱看,耳朵不乱听,嘴巴不乱说,心里不乱想,身体不乱做坏事。当身口意三业清净时,即使三宝慈光不加被,本身亦会清净。何况做各种功德,修各种善行,人间天上都赞美了,三宝岂能不加护持呢?所谓得道者昌,一个善良的人尚能获天降祥瑞,何况一个修行的人?

佛陀在菩提树下修行时曾感猿猴献果。唐朝善导大师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虽寒冰亦须念至流汗,以表至诚。后来善导大师每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念十声百声,光明也是一样,旁人皆能见到。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说,若有执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无论在什么大火之中也不会恐怖火的燃烧,这是由于菩萨的威德神力的缘故。又说,如果面临伤害或杀害的时候,称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那个刀或杖就会一段一段地折坏,既不能打又不能杀。这些都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修行,随时都能获得三宝的加护。

四、常得人天尊敬

一个有修行的人,他的举止安详、语言慈和、富于慈悲心,无论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

佛住世时,大弟子须菩提在岩中宴坐,入定在空三昧的禅思中,那很深的功行感动了护法诸天。很多的天人出现在空中,散着天花,一朵朵色彩缤纷,都飘落在须菩提面前,并且合掌赞叹道:尊者!在世间上做人,有高远的名闻,有众多的财宝,并不让人觉得尊贵。即使那些国王、富豪,他们一样终日给烦恼欲望所囚。尊者!世间上真正尊贵的是如你这样的大修行者,你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伟大的须菩提,请接受我们天花的供养,我们向你顶礼,表示我们的敬意!

五、可以明心见性

古时磨镜,若不经过一番琢磨,则镜子的亮光就显现不出来。越是上等的艺术品,所需的琢磨工夫越多。人类亦然。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空中的乌云覆住了太阳的亮光,唯有除去烦恼的乌云才能显出真如本性。如何驱除烦恼的乌云?这就得靠修行的力量。唯有修行,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唯有修行才能证得真如实相。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没有天生的释迦,也没有自然的弥勒,一个人要有成就必须精进不懈,要明心见性就必须认真修行。

六、永断生死苦恼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过于生死。当亲人临将命终时,那一份生离死别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乱割,真是肝肠寸断。如何才能免去这种痛苦?佛陀告诉我们,唯有永断生死苦恼,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怎么才能永断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呢?佛说,唯有修行。

一个人若不修行,则永远不能出头。平时若只做些功德,至多仅能获得人天果报--虽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当福报尽了,仍须堕落受苦,不能出离生死。唯有发出离心,厌离尘世的欲望,不为欲望所缚,再以入世的精神,从事弘法度众的工作,才能出离三界的生死苦海。过去诸佛以及大菩萨等,能出离生死苦海,逍遥于常寂光中,都是经过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与磨炼,才能有所体证。

佛光菜根谭

四念住,可以安顿身心;

四威仪,可以规范行为;

四摄法,可以广结善缘;

四圣谛,可以明白真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月喻经

月喻经

月喻经 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与苾刍众俱。是时世尊。告诸苾刍言。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常如初腊者。...

前男友烦了还能挽回吗  大师教你几招方法

前男友烦了还能挽回吗 大师教你几招方法

几乎每一对情侣都发生过矛盾,经历过争吵或者是短暂分手。但是很多情侣最终还是走到了最后。和自己的男友走向了婚姻的殿堂。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自己在挽回中的技巧与方法。分手后如何挽回自己的前男友?不如来看看前...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用会作么?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用会作么?

景岑禅师有偈云: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有一学僧问道:学僧该向什么处去?景岑禅师以偈答道: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学僧又问道:百尺竿头...

解脱、成佛必须要过的三个关

解脱、成佛必须要过的三个关

    今天是九月二十五日,是个非常殊胜的日子。今天我们能够进到大圆满法房间网络共修讲堂一起学习佛法,这也是个非常殊胜的机缘。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要好好地听闻佛法。今天我们主要谈...

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为切实了解各区县旅游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7月4日, 湘潭市旅游外侨局党组***、局长张湘汉一行,对岳塘区新建旅游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踏勘了绿心青山禅茶文化生态创意园项目。...

李警官往生西方极乐纪实

李警官往生西方极乐纪实

我友李警官,今年41年,系广西上林县公安局法律界权威,为人精明能干,非常热心帮助人。自2002年接触佛法后,因工作繁忙,念佛时间较少,但总怀慈悲之心放生、劝人念佛。2006年11月24日,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