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

星云大师宽心:扩大人生的境界

有一回释迦牟尼佛说法归来,弟子们个个想念佛陀,争先恐后去迎接,其中在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华色第一个到达佛陀面前,恭敬地说:佛陀啊,弟子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您了!

佛陀说:莲华色,第一个来迎接我的不是你!

不是我?那是谁呢?

是须菩提啊!

须菩提?他不是连动都未曾动过一下地仍在打坐中吗?莲华色问。

莲华色啊,能见到真理的人,才能真正地见到佛陀。你只见了佛陀的色身,而须菩提此刻则见到佛陀的法身,所以是他第一个迎接到佛陀!

人生在世总希望见识更多、对世界的了解更多,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但是正如上面的故事所说,你见过多少别人没见过的没什么了不起,真正了解目标对象的风格、宗旨、内涵,那才是真正丰富的人生!

虽然人类的色身可称渺小,但是心胸、眼界却能无限量地扩大!扩大,是做人处事很要紧的原则。唯有将心胸作无限的扩大,将眼界作无边的伸展,才容易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或人与物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般人的心胸多半过于狭小:少年时爱父母,结婚后爱伴侣,再后爱儿女??为什么爱得那么少呢?俗语云宰相肚里能撑船,学佛者要能更进一步地容天、容地、容一切众生,乃至扩大到能够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说到大无边的眼界,不禁感叹我们一般人都太短视了!尤其是现代青年,不但患近视眼的很多,更严重的是患了心眼近视者更多!常常是看见了自己就不能看见别人;看见了前面就不能看见后面,看见了现在就不能看见未来

有个青年,念台大历史系三年级,他非常爱好爬山。他登山时对同伴说:每次与你同登高山,在那巍巍的高山顶上放眼一看,海阔天空,顿时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因而也就学得更加谦虚,放宽自己的心量。可是一下山,回到家里即刻就感到苦恼。

我的父母亲都是台大的教授,却常和邻居吵架,至于吵架的内容也只不过是你家的树叶怎么落在我家的院子里?你家的脏水怎么流经我们的水沟???

是了!当了教授,应该是有学问了,但有时候世俗的分别知识反而给人带来了更自私、更狭小的人生,使得人越来越会计较,身心也就越来越钻向牛角尖里去了。

精神的提升、心胸的开阔,能使人生的境界扩大。孔子曾说:登泰山而小天下。如能在人生的修为上登上高山,不免发觉:原来世事如同游戏,有何事值得你费心去斤斤计较呢?

佛光菜根谭

以孝养奉亲,以澹泊明志,

以勤俭生活,以笨拙学巧,

以耳聋止谤,以清净远色,

以慎言防口,以病患惕励,

以兴趣读书,以疑情穷理,

以责己进德,以诚心守礼,

以大愿立志,以担当办事,

以报恩救贫,以空慧修道,

以自重御悔,以忏悔改过,

以热心做人,以无求交友,

以慈悲应世,以智慧除惑,

以勤劳学习,以定力处事。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星云大师: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

第三十节 诸王子出家得度佛陀在故乡迦毘罗卫国,随缘方便的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的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欢喜抑是悲哀,...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不变应万变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沙弥都吓走了。可是,道树禅师却在...

海涛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海涛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海涛法师: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 问:怎么分辨病人的肉体病和冤亲债主病答:第一种就是自然老化的、四大老化的病,这是自然的谁都要接受;第二种就是冤亲债主病,这个冤亲债主病就是因为我们杀生、吃...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七讲

大安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七讲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七讲)请看经文。“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好,看这一段经文。这还是正宗分的第二结构段,特别劝勉众生应当求往生以发愿...

生乎?死乎?

生乎?死乎?

道吾禅师带着学生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道吾:“不说就是不说。”回寺途中,渐源道:“师父若不说,我...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营养更高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营养更高

大豆粉即用大豆磨成的粉,它的营养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最好的食用方法不是单独做成食品或直接食用,它需要一个载体,那就是面粉。由于两者的粗细度相同,面粉可以与大豆粉以任何比例混合,并且可以制成各种主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