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

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

佛经上记载的常不轻菩萨,每当外道以恶言相向、棍棒瓦石加之时,他仍然会以恭谨诚恳的态度回答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将来会成为正等正觉,你们都是未来的佛陀。

常不轻菩萨有这种忍辱精神,有极其宽博的心量来包容,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诚于中而形于外,恭恭敬敬地对那些凶恶嘴脸的外道合掌致礼。

通常我们把人类称作有情,由于是有情,打自一出娘胎,独自呼了第一口气,人不待教导即知道要爱人、要人爱。襁褓时候爱父母,要父母疼爱;长大后爱兄弟朋友,要兄弟朋友相爱;成家后爱妻子儿女,要妻子儿女敬爱。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现在我们也可以说爱人之心人皆有之。不但是有爱人之心,而且更有爱物之心。我们一睁开眼,极目之所及,只要是美好的事物,不论财富、健康、知识、器具、风景、花卉、音声、食物等,无一不令我们爱羡不已。亦即由于有情这种爱人、爱物的情性使然,反映于外在世界,而使得我们的文学著作中充满着多少感人的诗篇。因为心有所爱,所以生死烦恼就紧紧地束缚了我们。

人人都拥有如许爱人、爱物的天性,在这个万法如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我们逐渐成长,学习如何认识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凡是好的就都是可喜的,坏的就是可恶的;美的就是可爱的,丑的就是可贱的;强大的就是可佩的,弱小的就是可怜的;尊贵的就是崇高的,卑微的就是渺小的。一如小儿在看电影听故事一般,一开场就急忙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然后才能安心地看下去,听下去。

在这种是非对峙的知见视野之下,我们的心被限制,变得狭隘,我们所能爱的也局囿于诸种有形有限的条件之中。因此,妻子爱丈夫,心中便只容得下丈夫而容不下公婆;后母爱自己的亲子,心中便只容得下亲子而容不下丈夫前妻的儿女;爱自己的亲人,便只有自己所亲、所爱者才是心上人,而容不得外人也挤入我们的心房一角。即便有时我们也坦诚地反省自己、责求自己,希望自己能放宽心胸,多所包容,但是多少根深蒂固的成见又鲠碍在我们的心中一下子是地域观念的作祟,所谓本省外省、南方北方、客家闽南、蓝眼珠褐瞳仁等差别,便使我们莫名其妙地亲近某甲而疏忽某乙;一下子又是团体派系、利益冲突的阴影,使我们每一次看到对方就产生不共戴天的错觉。无怪乎佛经中把人我心比喻成海水、须弥。一旦人我心兴风作浪,就会使得心海汹涌澎湃而造下如须弥山一样高的恶业。

宰相肚里能撑船,大凡能够出将入相的大才,心量必然要比凡夫俗子来得宽广,无论是称讥毁誉、荣辱进退、善恶正邪,一概都能涵容而泰然自若。

佛教把怨憎会看作是人生八大苦之一。有时候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关爱他人、欣赏他人,接待帮助与我们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发挥出我们最大的同情心为社会上一些患难痛苦的人分忧,解衣推食。然而只要冤家仇人一出现眼前,就忍不住要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愈看他愈不顺眼,简直恨不得能将他一拳打死,一脚踢到西伯利亚,再也不必看到,直应了俗话所说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有这些是非、善恶、有无、好坏、荣枯、人我、福祸、美丑等分别对待的偏狭知见,我们一日不能破除,就无法了解快乐圆融的境界;我们一日不能超越,就无法体会佛陀心包太虚的襟怀。佛陀的心包容了一切天地、一切众生、一切虚空,他不但爱亲人,甚至爱仇敌,把背叛他且又几次谋害他的提婆达多也当成善知识、增上缘。如果没有黑暗,哪里有光明?如果没有罪恶,哪里有善美?如果没有魔王,哪里有佛道?佛陀本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即连怨亲也视同平等而予乐拔苦。佛陀的心就像虚空一样,虚空中有山有水,有花有树,有日有月。虚空中充满一切,佛陀容纳了一切。

《六祖坛经》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佛、众生,三者无差别,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其差别只在心的迷悟迷则妄念丛生,万缘攀附,疆界障隔,人我两立;悟则豁然开朗,远离妄缘,平等摄众,心包太虚。各位知道吗?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我们的心原本是何等宝贵、何等宽大啊!我们的心好像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我们的心好像田地,可以滋长善根,种植功德;我们的心好像明镜,可以洞察万象,映现一切;我们的心又如大海一般,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宝藏。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心如虚空,我们若想和三世诸佛平等齐名,首先便要把心扩大,扩大到如同虚空一般。不仅我们的丈夫、儿女可爱,乃至公婆妯娌都很可爱;不只自己的亲子可爱,丈夫前妻的儿女也很可爱;不仅是我们的亲人、朋友可爱,乃至外面的同事、社会上的众人、世间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很可爱。我们心中有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扩大自己的心。如果你要富贵,那就先把你的心扩大开来,使它能包能容,广包广容,富贵自然就在其中了。

佛光菜根谭

种瓜得瓜,道理分明;

好因好缘,如影随形。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能为生命留下历史,为社会留下慈悲,为自己留下信仰,为人间留下贡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小孩从小就要教他大公无私

净土法门法语:小孩从小就要教他大公无私

1古时候中国教育是家庭肩负,国家只负责考试。中国几千年长治久安靠什么?靠家。家太好了,把每个人都教好了,真的是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中国这个民族了不起的地方,一个是懂得教育,一个是家。家是什么...

实用药方

实用药方

治脸上黑星(雀斑):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治青春痘:用蒲公英2两,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治脚汗. 脚臭: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治愈。治脚气:韭菜一...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群兽过河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群兽过河

群兽过河祇劫国有座大树林,其中住着很多鸟兽。有次树林起了大火,只剩下一个缺口可以逃生,偏偏有条河阻隔了去路,野兽们逃至此已走投无路了。这时,有只大鹿用前脚跨过河,将身体趴在两岸间,让众兽踩着它的身体...

弘一法师书法

弘一法师书法

弘一法师(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这是绚烂至极的...

梁皇宝忏

梁皇宝忏

梁皇宝忏 梁武帝著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已种善根者...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阿旺

佛教故事:动物的故事:阿旺

阿旺阿旺是一只老狗,在清水村度过了11个春秋。如果换算成人类的年纪,他现在已经是一位70岁高龄的老者了。过完这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阿旺明显地感觉到身体不如年前那么健朗了。主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