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挑战

  在一个国家里,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少,全都素行不良,无恶不作。佛陀知道这个情况,便要众弟子运用智慧教化众生,使他们弃恶从善。

  佛陀问:「谁愿意到那个国家去渡化全国人民呢?」

  目犍连对佛说:「世尊,让我去那个国家普渡众生吧!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佛答应了。

  目犍连信心满满地来到这个国家,他到处教导百姓不要做坏事,告诉他们因缘果报的道理。不料,百姓们根本不听教诲,反而责骂目犍连:「真是个迂腐的家伙!谁要听你的鬼话?快滚回去!」目犍连只好垂头丧气地离开。

  舍利弗见目犍连回来,知道他没有成功,便对他说:「像你这样做是行不通的,对待这些顽固的人要靠智慧,这次让我去吧!」随后,舍利弗就请求佛派自己去。得到佛的允许后,舍利佛马上充满自信地出发。

  结果,百姓们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看到又来一个爱说教的人,还没等舍利佛开始教化,就纷纷对他吐口水,把他赶出去。于是,舍利弗带着一身的唾沫,狼狈地回到佛身边。

  接着,摩诃迦叶以及其它五百弟子一一去了那个国家,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没有一个人成功的。

  这时,阿难生气地对佛说:「那一国的百姓全部是坏蛋!不肯接受教诲,还侮辱众位罗汉,简直是万恶不赦!」

  佛平静的回答:「那一个国家的百姓确实罪孽深重,但他们还是可以渡化的。」说完看了看身边的文殊菩萨。

  文殊便站了出来说:「在我看来,他们并不是万恶不赦的人,我想一定有方法可以渡化他们。让我试试看吧!」

  文殊菩萨来到国内,先去晋见国王,称赞国王的英明,然后又在国内仔细观察每一个人,用心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说话,再依照每个人的背景和特长,称赞某人很勇敢、某人有仁义、某人很孝顺、某人有智慧、某人有韬略等。百姓们听了十分惊讶,没想到这位长者这么熟悉各人的长处,内心深受感动。不久,他们都手持名贵的鲜花,散放在文殊菩萨的头上,争先供养他衣服和饮食。

  文殊菩萨看到时机成熟,便对他们说:「大家都以为我有德行和智慧,其实我这些方面不及我老师的万分之一。我的老师就是佛。如果你们肯供养佛,能比供养我多得几十倍的福报。」该国百姓听了,非常高与,跟着文殊菩萨来到佛的面前,下跪叩首,聆听敎理。

  五百罗汉和其它弟子看到这种情形,佩服得五体投地,好长时间都不好意思把头抬起来。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海涛法师:收集手指的罗汉

  舍卫城中,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婆罗门教的大法师,他有位弟子名叫鸯掘摩,力大无穷而且聪明有才能,德性、智慧、武艺、品格相貌都是一级棒,所以他的老师非常赞许他。  有一天,这个法师出远门,师母对这个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39集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39集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佛经里的故事 无畏与鼓声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佛是什么

用一个故事告诉你,佛是什么

  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妙喜苦行寻宝

释迦牟尼佛广传六:妙喜苦行寻宝

  六、精进品  78.妙喜苦行寻宝  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梵施国王地盘上,有一商主名为现喜部,他有一子名为妙喜,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待现喜部去世后,为满足众多乞讨者愿望,妙喜决定前往大海取宝...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熟;有的果实虽已成熟,外观却好似还没有成熟;有的果实成熟了,外观也已成熟;有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