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玄奘法师传第二卷

当初隋炀帝曾在东都洛阳建立四大道场,召天下名僧去居住。那里曾经法将如林、大德高僧齐聚一堂,但因隋末国乱,供养停止,所以多半的法师辗转游驻四川,能知佛法的人也多集中在四川,四川已取代洛阳,成为当时全国佛法的研究中心。

于是奘师又与二哥商量说:这里没有佛法,怎么能在此虚度时光呢?不如入蜀走一遭,到那里访问名师。长捷法师也觉得弟弟言之有理,于是兄弟两人离开长安,经子午谷(西安西南百里)进入汉川。在那里恰好遇上在洛阳讲过经的空、景两位法师,师徒相见之下,十分高兴。大家在汉川停留了一个多月,奘师天天跟从两位法师受学问道,最后大家结伴向成都进发。

这时,四方僧人都纷纷向蜀中投奔,各地名僧聚集成都,遂大开道场,互相论辩。奘师心下高兴,非常珍惜光阴,向道基、宝暹法师学习《摄论》、《毗昙》等,并向道震法师学习《迦旃》。他励精求法,从不间断懈怠,因此在短短的二三年间,奘师便精通了佛教的重要经典。

当时在成都教授佛法的人很多,讲座之下,常有数百人,其中只有奘师学问才识超群出众。他的名声被传布开去,一时吴、蜀、荆、楚、长江上下游一带,无不知道他的大名,大家都想观望他的风度,都以能见他一面为荣。同时长捷法师住在成都空慧寺,也常设讲筵,讲授《涅槃经》、《摄大乘论》、《阿毗昙》等,为蜀人所钦慕。兄弟两人,懿业清规、芳声雅质,大可与东晋慧远、慧持两兄弟相媲美,一时之间,在成都传为美谈。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奘师年满二十,在成都受具足戒,坐夏学律,没过多久便将戒律中的五篇七聚都一一穷研既尽。奘师受了具足戒后,正式成为出家比丘。受戒后的奘师更加认真努力,在成都把经典全部研究完后,又兴起了回长安的念头。他便与二哥商议,但不被允许,因为按照当时僧侣的管理办法,他是不能随意离开成都的,这使得奘师十分苦恼。

奘师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一个好方法,那便是与商人结伴,偷偷离开成都。于是他躲入商船,顺流而下,沿途经过许多急流,穿过长江三峡以后,很快就到了湖北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天皇寺。天皇寺里的法师一听是奘师光临,都热诚接待,因为他们早已听闻奘师的大名,知道他的佛学造诣高深,连一些年高的大德也自叹弗如。他们特别为奘师设下道场,请奘师主持讲座,为大家讲授经典。奘师为他们讲了《摄论》、《毗昙》,从夏至冬,各讲三遍。

奘师在天皇寺讲经的消息一经传出以后,引起全城轰动,不只是各寺的佛门人士,就连当时镇守荆州的汉阳王也亲自率领一批官吏和僧侣前来听讲。一时之间,道俗各界前来请益问法的人络绎不绝。奘师对于前来问法之人,均一一为他们答疑解难,他善巧譬喻、应对自如,使问者无不心悦诚服。其中有深刻领悟的,甚至当场感动落泪、慨叹相见恨晚。汉阳王也对奘师的学识与德行称赞有加,为了感谢奘师,特别准备了许多财物供养奘师,加上来自各界的布施,各种的供养一时堆积如山,可是奘师却丝毫不取,全部供养天皇寺。

奘师在荆州讲完法后,又北游继续寻师访道。首先来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寻得高僧慧休法师,向他学习《杂心摄论》,前后只花了八个月时间。慧休法师忍不住称赞奘师说:玄奘法师的才学真是少见得很,他的领悟力恐怕也没有人能比得上。离开相州以后,奘师继续北上,来到赵州(河北省赵县)拜谒道深法师,花了十个月的时间跟他学《成实论》,然后拜谢而去。

最后奘师回到了久别的长安,住在大觉寺,此时战乱早已结束,长安再度成为研究佛法的重镇。奘师先向道岳法师学《俱舍论》,他天资聪颖,只听了一遍就能够了解大意,而且他过目以后,能历久不忘,即使是宿学耆年的高僧,也没有人能超过他。至于他在综合各派学说的能力和深思熟虑方面,则更是无人能比。

当时长安有法常、僧辩两位大德,都是精通大小二乘及戒定慧三学的高僧,也是京城的法匠,为道俗四众所共同宗仰。奘师虽然研究过大小乘佛经,也讲过《摄大乘论》,但是自己仍觉得有疑问,因此决定继续向二位法师求学,专从二师研究《摄大乘论》,并在此过程中与他们反复讨论。两位高僧都同声赞叹,对奘师说:你真是佛门的千里驹,将来佛教的大力弘扬就全靠你了。可惜我们都已老迈,无法亲眼见到你的成就。

从此以后,年轻的奘师誉满京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伏虎禅师”的故事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伏虎禅师”的故事

相传,过去燃灯佛为广度众生,延续度生悲愿,曾于宋代降生闽南泉州,俗姓郑,法名自严,道行高洁,每多灵异,后人尊其为定光古佛。某一年,自严法师云游到汀州府武平县,在山上一石洞中诵经修行。有一天,一年轻人...

星云法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星云法师:就业工作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要以万分欢喜的心情,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即将就业工作了。」因为佛陀您给予我的好因好缘,因为佛陀您教训我的好理好法,所以,我在很多的善缘成就之下,我就业工作了。感谢主管给我的机会,...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戒嗔故事】会驱鬼的戒嗔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戒嗔故事】会驱鬼的戒嗔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喜欢听故事,戒嗔也不例外,那一年戒嗔刚上小学,有几个从小玩大的玩伴,都成了同学,其中有一个叫木头,还有一个叫石娃,这两个名字从小就一直这么叫着,所以上学了,也没有改口,至于他们填写在...

新素食主义先驱为您讲解健康饮食

新素食主义先驱为您讲解健康饮食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观念的转变,一种原来只局限于小众的食品,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而且日渐成为一个全球时尚标签与流行文化,这就是素食。在中国福州,有一家精于素道的企业,在蓬勃生长中,创造了一个满...

星云法师:拒绝的艺术

星云法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不得不拒绝他。拒绝是很难堪的,不得已要拒绝的时候,我建议大家有一些拒绝的艺术: 一、不要立刻就拒绝:立刻拒绝,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甚...

重石乘船喻:业障由阿弥陀佛承担—佛要救你

重石乘船喻:业障由阿弥陀佛承担—佛要救你

重石乘船喻:业障由阿弥陀佛承担 我们看下面这一个比喻: 「譬如一粒沙子,入水即沉」:一粒沙子虽然很细,但是,如果放在水里边,「呼」沉底了。 虽然有千万斤的石头,装于大火轮船当中,它不仅不沉下去,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