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第十八卷

玄奘法师传第十八卷

奘师又向东北行五百多里,到萨他泥湿伐罗国(今塔内萨尔)。又东行四百多里,到了禄勒那国(今卡尔西附近)。此国东临恒河,北靠大山,阎牟那河,流经此国中境,沿着阎牟那河东行八百多里,到了恒河的源头,源头广三四里,东南入海处,广十余里。恒河水味甘美,沙细如粉,印度称之为福水。

印度风俗传说在恒河中沐浴,可以涤除罪障;喝了河水可以消灭灾殃,死在河里还可以升天,因此许多愚夫愚妇常集合在河边饮水沐浴。这些传说都是外道邪说,不符事实。后来经过提婆菩萨开示正法,这些愚见愚行才开始停止。奘师一行至此,亦纷纷取水饮来解渴。果然名不虚传,水味甘美异常。禄勒那国也有一位高僧,名叫阇耶鞠多,精通三藏,奘师便在这里住了一冬半春,听他讲完经部的《毗婆沙》。

从禄勒那国渡河向东,到了秣底补罗国(今马达瓦尔)。国王是戍陀罗种(即首陀罗种),不信佛法,敬事天神。国中共有佛寺十多所,僧徒八百多人,都学小乘《一切有部》。王城南四五里有一座小寺,寺里僧徒五十多人。过去瞿拏钵刺婆(德光)论师在这里作《辩真》等论,一共一百多部。

德光论师是钵伐多国人,本来学习大乘,未穷玄奥,后来退而修学小乘。德光论师希望见到弥勒菩萨请益佛法疑难,当时提婆犀那(天军)阿罗汉往来睹史多天(旧译兜率天宫),天军尊者利用神通把他接上天宫,可是德光论师见到弥勒菩萨后只作长揖却不肯顶礼。

天军尊者对他说:弥勒菩萨是补处菩萨,你既求法于人却不肯顶礼,何以如此傲慢无礼?德光论师回答:多谢尊者教诲,我是比丘已受具足戒,弥勒菩萨住兜率天,享受天福,乃在家众,要我顶礼他,这不适合。(佛法中出家人不礼在家人)。像这样往返三次都不顶礼,因为贡高我慢,所以疑难最终未能得到解决。

德光寺南三四里,又有一寺,僧徒二百多人,并学小乘法教,是众贤论师寿终之处。论师是迦湿弥罗国人,博学高才,精通一切有部毗婆沙。当时,世亲菩萨睿智多闻,先作《阿毗达磨俱舍论》,破毗婆沙师所执。辞义善巧,理致精高,西域学徒,莫不赞仰。众贤论师看后却不以为然,于是他苦心钻研,历经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的《俱舍雹论》。

写完,他想亲自与世亲菩萨见面论定是非,世亲菩萨不想与之作无谓的争辩,就离开了佛寺。世亲菩萨离开后一天,众贤论师一行就来到佛寺,他们刚进门,众贤论师忽然全身瘫痪,不支倒地。于是众贤论师心有所悟,便写了一封信向世亲菩萨忏悔道:如来涅槃以后,佛弟子分成许多宗派,各有门户之见,排斥其它部派,我在此深表忏悔。世亲菩萨看过他写的《俱舍雹论》后,觉得其思力不减《毗婆沙》之众,于是为它改名为《顺正理论》。

众贤论师死后,焚尸收骨,于寺院西北二百余步庵没罗林(即芒果林)中,建一宝塔纪念,至今犹在。林侧又有一塔,是毗末罗蜜多罗(无垢友)论师遗身处。论师是迦湿弥罗国人,于说一切有部出家。他博览群经,研究各部理论,游历印度各国。

在他回本国的途中经过众贤之塔,悲叹众贤论师著述未及显扬就死殁,于是发誓更造诸论,破大乘义,灭世亲名,使众贤论师之旨永传后代。无垢友论师刚发完誓,突然心智狂乱,五舌重出,遍体血流。他知道这是因为邪见,诽谤大乘而招此苦果,于是赶紧忏悔并留下书信,告诫众僧,切勿毁谤大乘,说罢便气绝身亡,在他死殁之处,地上凹陷成一个大坑洞。

秣底补罗国还有一位大德,叫蜜多斯那,已九十高龄,是德光论师的弟子,精通三藏。奘师在此停留了半春一夏,向他学习萨婆多部《怛埵三弟铄论》(即《辩真论》,德光所造也)、《发智论》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其实不是。《三主要道论》里说...

门口挂镜子能辟邪吗?求签问卦准不准?

门口挂镜子能辟邪吗?求签问卦准不准?

提起因果报应,很多人会认为是封建迷信,是不科学的,也不以求实的态度去验证,而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名副其实的封建迷信活动,却轻易被迷惑,深信不疑。就拿门口挂镜子这种事儿说吧。门口挂镜子的人家很多。有一...

我们为什么会忘记前世?

我们为什么会忘记前世?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释迦世尊就开示道:...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轻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

第四十三故起犯戒心戒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毁犯圣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养。亦不得国王地上行。不得饮国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贼。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复常扫其脚迹。一切世人皆骂言。佛...

【二郎传说】2. 仙翁泄天机,二郎害小神

【二郎传说】2. 仙翁泄天机,二郎害小神

上回说到,二郎听到白胡子神仙报信,玉帝已经下令来收自己的命,不禁惊慌失措,跪地求白胡子神仙救命。白胡子神仙只是摇头叹息,二郎抱住他的腿,一个劲地哭着哀求他。白胡子神仙悲悯地看着这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分别布施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种住处迦毗罗城尼拘陀树园。与苾刍众俱。尔时有一苾刍尼名摩诃波阇波提。持新[叠*毛]衣来诣佛所。到佛所已顶礼佛足退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