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问: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圣严法师答: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会跟著转变。这好像犯罪的人,在受审之时,若承认罪行而有悔意,并和法官合作的话,法庭对他的判罪量刑会减轻。古有戴罪立功、将功赎
罪,今有判缓刑而不收监执行,有不起诉处分,还有庭外和解等,都是虽有罪行的因,而能转变了犯罪果报的例子。
祈求消灾、延生的人,不会一边祈求,一边继续造恶,这即是忏悔。而且以做佛事的诵经、拜忏、布施、供养来求消灾、延生,便是对沦于鬼神道中的宿世冤家债主,用佛法开导,使之心开意解,脱离苦趣,不再索还旧债。再者,由于发愿的力量,而将未发事件的因
素改变。若继续做恶,便和灾难的原因相应,若弃恶向善,便消弭了灾难的因素而远离灾难了。
所以,发愿、学佛、修善,能够改变未来的命运。当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经中说,皈依三宝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求愿消灾、延生的人,既皈敬三宝,当然也有善神护持。由于无始以来,善恶因果循环不已,而且复杂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
错,谁先欠谁,一般众生乃至于罗汉都难辨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护法善神的庇佑,应受的果报,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贵者不会和贫贱之人计较小债而急求偿还,当宿世的冤家,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冤报冤了,这就是消灾和延生的道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要学感应篇

修十善业,要从修《弟子规》做起,但是还必须要加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也不长,一千三百个字,《弟子规》一千零八十个字。为什么要学《感应篇》?《太上感应篇》是因果教育,真正相信因果,你那个伦理、道...

菩萨本缘经

菩萨本缘经

菩萨本缘经 菩萨本缘经卷上 僧伽斯那撰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毗罗摩品第一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

明信因果自不会被命理运气误导

明信因果自不会被命理运气误导

自家的企业近期进行升级换址,已接近尾声,随着汽车展厅的交付,我们需要自己做展厅内部的隔断设计装修。内部装修也算是个工程,一说到工程开工,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那需要找个人给看看风水,择个好...

说吉话祥:以礼待人

说吉话祥:以礼待人

以礼待人 G?ravo处世待人,讲究礼貌。这是人文社会极需拥有的人文精神,是衣冠文物道德的基本条件。人类没有了礼敬就没有尊卑之 分,社会就出现没有秩序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共同生活必需要有礼敬的...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九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九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

第九回 不甘欺侮入净慈 喜发慈悲造藏殿却说济颠过了一夜,到了次日,走出山门,一路里寻思道:「这伙和尚合成圈套,逐我出寺门,我想勉强住在这里,也无甚风光。那净慈寺德辉长老,平素与我契合,若去投他,必然...

达真堪布:放早晚课光盘,边干活边念这样如法吗

达真堪布:放早晚课光盘,边干活边念这样如法吗

达真堪布:放早晚课光盘,边干活边念这样如法吗问:平时没有时间做课,只能在干活的时间播放早晚课光盘,边干活边跟着念,这样如法吗?达真堪布答:最好是能在固定的时间里坐下来念诵。若是实在忙到没有时间,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