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达真堪布: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问:现在人每天工作什么的都很忙,没有时间学佛修行怎么办?

答:这里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学佛修行、解脱成佛,不是要离开这个社会,不是要离开这个世间,不是要离开这个环境,也不是要离开这些众生,而是要接触,要面对,同时能够没有烦恼、痛苦,圆满地解决、处理一切事情。

我们一定要将自己所知道的、所领悟到的这些佛法的知识、智慧、境界都融入到相续中,运用到生活里,这样才能得到法益。如果相续和佛法脱节,没有把佛法融入到相续中,没有让修行改变自己的心态,那就没有意义了。

生活、工作能变成修行吗?能!若是能够转变心态,一切都会变成修行。佛讲过:在贪嗔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在不贪、不嗔、不愚痴的状态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善。若是你以一个清净的心态,去吃饭,去工作,去做任何事情都是善。若是以一种恶的心态,所做的一切都是恶。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所有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可以是善,也可以是恶。我们现在学佛修行,就是要转变心态,转变这种恶的念头。

其实,修行和生活、工作并不矛盾,佛法是种活法,生活就是修行。如果你以宽阔的胸怀容纳一切,包容一切的时候,你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经常查找自己的缺点,能不断地去掉我执,这就是修行,否则修什么呢?

佛性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然而我们却往往陷入了繁忙的事务,到处奔走寻求,忘记、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宝贵的东西应该从自心中寻找。

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勿以四禅八定核定佛法证境

勿以四禅八定核定佛法证境

  1.内外分别:很多人正见未立,法义未透,只爱好静坐,或有一些觉受定境,便会以此为尚而轻视经论研习,须知此种通于外道,纵有多种觉受境界,于了脱死活涓滴无干;佛法体验,于四禅八定虽有通摄,然惟是附属...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顾恂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顾恂

顾恂江苏昆山的顾恂五十岁了,生了个儿子叫顾鼎臣。稍稍长大一点时,写了一篇陈述自己衷情的表文,每天晚上焚香,告请上天,愿意把自己的寿数加给父亲。慢慢鼎臣长大成人了。一天晚上,他作了一个梦,梦见一只黄鹤...

马有三相经

马有三相经

马有三相经 马有三相经(出杂阿含别译)后汉沙门支曜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诸比丘。善马有三相用入官可给御。中王意得名为官马。何等为三相。一者有善马意自能走。二者有力。三者端正好色...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四讲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佛七开示第四讲(二月十六)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农历二月十六,是榕桦寺“佛七法会”的第四天。释亲佛住持继续给打七信众进行开示。现谨取主要内容如下:念佛主要是摄心,摄心清净以后,心净则佛土净。佛说过“制心一...

净土法门:趁现在寿命还在的时候,努力修善!

净土法门:趁现在寿命还在的时候,努力修善!

「但已有者,又惧其无,亦复同忧。」这底下两句话说得好,「欲海难填,患得患失,故云有无同忧。」我们要学佛,特别是真的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实际上就是移民,我们移民到极乐世界,我们亲近阿弥陀佛,...

佛教故事:偷牛

佛教故事:偷牛

偷牛有一个村子的人,共同偷了一头牛杀掉吃了。丢牛的人顺着牛的脚印找到了这个村子,向一个村民了解情况,问他:「我的牛在你们村上吗?」村民回答:「我们这里其实没有村子。」丢牛的人又问:「难道你们不是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