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询问偷牛者

询问偷牛者

村里的人共同偷了隔壁村的一只牦牛,并且将它宰来吃。牛主人跟随足迹来到这村子,叫出村里的人,问他们说:

「我不见的牛是不是在你们村里?」

「我们这里没有村子。」村人回答。

「少来!你们是在水池旁吃掉牦牛的,对不对?」

「我们这里没有水池呀!」

「就是旁边有棵树的水池啊?」主人接着说。

「我们这里没有树呀!」

「你们是不是在村子东边偷牛的?」主人又问。

「我们这里没有东边。」

「你们是在中午的时候偷牛,是不是?」主人继续问。

「我们这里没有中午呀!」

主人生气地说:「虽说没有村子、没有树,可是天地怎么会没有东边、没有中午呢?你们一定说谎,还不承认!说!牛是不是你们偷的?」

村人无以辩解,只好俯首认罪了。

智慧小语:人心无厌足,为了偷一头牛,连天地之理都想欺骗。像村人这样胡闹下去,岂不是埋没良心道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女友变心有新欢挽回  这几点瞬间俘获她的心

女友变心有新欢挽回 这几点瞬间俘获她的心

分手对于恋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情侣之间可能会因为一个任性或是一次争吵直接分手。但是当自己真正分手之后又开始想念对方的好,想要挽回自己的另一半。情侣之间的挽回最重要的还是方法,一起来看看女友变心有新...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并不是真空,并不是真空妙有,并不是真正的空性智慧,而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我们的意识是很有力量的,它也是很狡猾的,你不是老是说空吗?它就造一个假空来骗你,只要你用知识的话,你都不能真正地契入。

  其实我们修行不要害怕,不要害怕自己起念头,只要不执著就好了。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谁能够障碍我们?谁能够局限我们?自己的念头局限自己。要练习从自己的念头之中解脱出来,不要被自己的念头困住。而不是去试图消除它,那样是很笨的办法。你希望大声念佛、大声念经,希望妄念不要起来,把它压下去、把它消除,这不是最好的方法。你只要不被它捆住就好了,不要去尝试消除它,你尝试消除它,那个念头还是意识心、还是凡夫的妄心,那你修行就错了,犹如缘木求鱼,转求转远。

  所以修行的方法不能错,因地不能错。《首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因地上你用妄心来修,用第六意识心来修,你不知道用真心来修,你修不成,犹如煮沙而欲其成饭,那是不可能,这个沙子你要到锅里面煮上一万年,它还是沙子,不可能成为米饭,要用真心来修。所以要超越凡夫的大脑思惟,不要运用记忆和解读,而要运用觉照和欣赏。

  修行人就是觉照和欣赏,在一切环境之中都很自在、都很快乐,他用现观的智慧。任何东西他都能欣赏他,为什么?他都能产生智慧,因为活的事物,遇到活的生命,当然因缘成熟就生智慧。而且如果我们是用知识,我们只是看到一个片段,这朵花形成,它由无穷无尽的因缘才能形成,你只是看到植物学这么一点,好像大海里的一滴知识,那其他广大的知识你都不知道了,你被它捆住了,所以这就是局限性,这就是画地为牢,这就是你被自己的念头、被自己的知识绑住、困死了。

  所以要超越自己的念头,不要被它绑住,但是不要害怕它,不要放纵它,放纵它是生死凡夫,压抑它也不是究竟之道,而只是觉照它,一觉照,你用真心去觉照它,它就转为智慧。正如禅师所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落在哪里?好雪片片是念头,不断地起来,你只要觉照,它就全部归到真如性海里面去了。

------摘自大愿法'师《不执著的智慧》

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

  还有一个是什么?还有一个就是要练习我们内在不被念头捆住。九法界众生以心体不能离念,你要想不起念头不可能的,你就是勉强压到你不起任何念头了,那个“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还是你的意识造出来的一个假空,...

以素食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以素食表达对生命的尊重

国民大叔吴秀波春节寄语:以素食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咱们一起看看国民大叔吴秀波的新年愿望想要以全新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年?影视明星吴秀波现身PETA全新公益广告,并给出了非同寻常的讯息:尽我...

升空的气球

升空的气球

升空的气球美国著名心理医生基恩博士常跟病人讲起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改变他一生的一件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这时,一位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进了公园。白人小孩丁窝蜂地跑了上去,6人买了一个气球...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七集) 尊敬的各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我们上一次讲到「士章第五」,刚刚开了个头,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首先把本章经文再念一遍: 【资於事父以事...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小狗乖乖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小狗乖乖

女主人在狗市买了一只狗,她给这个毛绒绒的小家伙起了个十分亲昵的名字叫乖乖。乖乖并不是一只宠物狗,它骨子里还留有祖辈的野性,尽管女主人把它当成了心肝宝贝,给它吃最好的狗粮,住松软的纯毛垫子,还时常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