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12集

逝去的时间比是否说慌更让人痛惜--小和尚眼中的寺庙生活1


我们寺里有时候会来一些奇奇怪怪的香客,有天清晨,天还灰蒙蒙的,刚做完早课,打开寺门,忽然从外面涌入一群女施主。
寺里也经常有来来往往的香客,女施主也很多,但是像这群人这样奇怪却从来没有见过。
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年妇女,数下来应该有十几位,每个人衣着都很体面,看样子和以前经常来寺里走动的那位官太太李施主很像,只是他们更奇怪,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抱着一只狗。
上前问了几句,大概了解到他们是因为宠物结缘而组团,在各地游览的一群香客。
把他们请到寺里,有一位穿着蓝衣服,身材胖胖的太太仿佛是领头的,因为一直是她和戒嗔对话,她怀中抱着一只瘦巴巴的小狗,眼睛大大的,身上几乎没有毛,样貌比起我们寺里的戒言要差远了,可是蓝衣服的太太却对它很痛惜,一边说话,手一直摸着它的头,没有停过。
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小怪狗,它也看着戒嗔,歪着头瞅着,忽然“汪汪”大叫起来。
戒嗔被吓了一跳,也许是它起了个头,其他人怀中的狗也跟着叫了起来。
不一会,在里屋的戒言大概是听到了同类的声音,“呼”的从里屋窜出来。
蓝衣服的太太看到戒言,也很好奇,她问戒嗔:“这是你们寺里养的狗吗?”
我点点头,蓝衣服的太太已经把手中的小怪狗放在了地上,伸手一把把戒言抓在手中,看的出戒言本来也想逃的,只是身材太胖,动作迟缓所以没有逃掉。
其他太太们也纷纷围过来看,道也不是戒言长的好,而是因为比较新鲜。
蓝衣服的太太一边摸一边叹气,她对戒嗔说:“小师父,你们既然养狗了,就应该好好的护理一下呀,你看这毛都乱蓬蓬的,你们没有梳子吗?要定期的梳理的。”
伸手摸摸头,戒嗔确实没有梳子,不但我没有,寺里的师兄弟们都没有了。
蓝衣服的太太把戒言翻了一身,几位围观的太太一起伸手在它身上,东捏捏,西捏捏,戒言挣扎了几下,没有挣脱,只好可怜巴巴的看着戒嗔,那些太太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恶意,又在兴头上,戒嗔也不知道怎么劝她们住手,只得偏过头,回避戒言求助的目光。
另一位瘦太太,边摸边叹气说,你们也不让它锻炼吧?身上的松弛的很。
一位头发比戒言还乱的太太说,是呀,我们家的小红,我每天下午都要给它按摩半个小时,狗还是要护理的比较好。
其实说戒言平时没有锻炼,是有些冤枉的,戒言每隔两天都会把智恒师父的袜子或鞋子叼出来在院子里乱跑,智恒师父跟在后面追。

又摸了几下,忽然那位瘦太太尖叫了一声,把我们吓了一跳,以为是被戒言咬了,但是实际上戒言平时是不咬人的。
瘦太太说,这只狗是@
$%品种的犬呀。


当时瘦太太是说了一个很绕舌很时尚的名字,只是戒嗔没有记得,只好用@
$%来代替了。
围观的人都很吃惊,又有些兴奋,看起来,这个什么什么@
$%犬,应该是一种名犬。
微微的替戒言自豪,从来没有想过戒言是一只名犬。
只是高兴了一两分钟,忽然又想起来,名犬也是犬,好像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蓝衣服的太太又把戒言翻来覆去的仔细看看,对瘦太太说,不可能的,这就是一般的小土狗,不是@
$%犬。
两位太太开始辩论,说的都非常专业,很多术语一套一套的。
寺里的师兄弟都纷纷出来看热闹。
围观的其他太太也纷纷加入讨论,支持瘦太太的人数上稍稍占点优势,但是蓝衣服的太太嗓门比较大,所以双方还是势均力敌的。
双方一直越争越互不相让,幸好没有别的香客,总算没有打扰到别人。
师父们中间出来几次,也想不出劝他们的方法,只得叹气回屋子了。
双方都没有放弃意思,戒嗔只得搬个板凳抱着戒言坐在旁边,等他们争出一个结果。
他们从清晨一直争到中午,连水都没有喝过,又是那位瘦太太尖叫了一声。
蓝衣服的太太说,你不要以为你叫的声音大它就是@
$%犬了。
瘦太太说:我们的定的旅行车马上就开了。
一群太太恍然大悟,纷纷拿起行装往寺门外走。
戒嗔站起来相送,蓝衣服的太太看着戒嗔,忽然不好意思起来,为刚才行为向戒嗔郑重道歉,她说:“争的一时兴起,都忘记了在寺庙中了。”
走到寺门外,蓝衣服的太太忽然又重重的叹了口气对戒嗔说,本来这次来这里是旅途中听别人说这里的山水很美,所以特意抽了半天时间来看看的,只是最后却因为戒言的事情耽搁了,真是非常非常可惜,下次再找这样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站在寺门外,远远的看着下山的太太们。
忽然在想,有时候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过度的去关注某些事情,真的是不值得。
就像最近的华南虎一样,许多人,包括媒体、专家和网友们,在这件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呢?
逝去的时间比是否说谎本身更让人痛惜。
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
因为那是回不来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上楼磨刀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上楼磨刀

上楼磨刀有一个贫穷的人,每天很辛苦地替国王工作,他因为操劳过度,人就逐渐地消廋下去。国王看了,很是怜悯他,就赐给他一只死骆驼。他高兴地拿刀来分解骆驼,准备带到市场去卖。由于刀口太钝,切起来很吃力,他...

星云法师:婆媳与母女

星云法师:婆媳与母女

在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问题比较少,婆媳之间的问题比较多。 有一个趣谈:端午节到了,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代媳妇不会包粽子,但是婆婆的话不能不听。从清晨包到下午,好不容易包好了。当在煮粽子的时候,听到...

净土法门法语:中国教学方法的可贵和殊胜之处

净土法门法语:中国教学方法的可贵和殊胜之处

1古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这个跟教育关系就大了——你念念不忘圣人君子的教诲,你自然就变成圣人君子;你喜欢跟善知识学习,你自然心善行善;你喜欢跟小人在一起,你不知不觉也变成小人,你会被环境染污...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6发大誓愿第六【之三】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

皈依修学手册:皈依的好处-集广大福

皈依修学手册:皈依的好处-集广大福

集广大福三宝为世间最大福田。福报由耕耘而来,就像农民想要秋天收获,必须春天播种。同样,我们想获得福报,也应悉心培植。福田有三,分别是悲田、敬田、恩田。对有恩于己者,知恩报恩;对贫穷苦难者,尽力帮助;...

杨氏求杏救婆婆得福报

杨氏求杏救婆婆得福报

唐朝有个姓郑名邯的人。他的妻子杨氏。在她婆婆生病的时候。听人说杏子是可以医她婆婆的病。她听了就对丈夫说。这时节、那里来的杏子呢。应该到各处去设法访求了。你一方面要替人家做工种田。一方面要好好侍奉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