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长养慈悲之心

素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无论是维持身体健康,或者避免因果业报,都有莫大的利益。再由个人扩大到社会国家,能令社会安静、世界和平,可见素食的利益不可胜计。在许许多多的利益之中,素食的一大利益,便是增长慈悲心。

大智度论云: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有慈悲心的人,才可望成佛。慈悲的意义,是与乐曰慈;拔苦曰悲。慈悲到极点大慈大悲,即同如来。

涅槃经和大智度论等都说慈悲有三种:

1第一种叫众生缘慈悲

这是在凡夫地修道之人发的慈悲心,因为是凡夫,他对众生相没有空掉,看见众生在受苦不知苦,反而以苦为乐,重造苦因,将来痛苦无穷,于是就生起慈悲心。这慈悲心还不够,须再观想一切众生,六道轮回,舍生受生,生生不已,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的过去父母,姻亲眷属,这样的慈悲心就亲切了;既然把六道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亲属,你给他与乐拔苦还来不及,还能把他宰杀,吃他的肉吗?

2第二种叫法缘慈悲

这是菩萨的慈悲,法缘就是证得诸法缘起性空之理的菩萨,他本身已证我法皆空,没有人我相,没有众生相,但是他怜愍有情,不知诸法缘起性空,在那里终日奔忙,起惑、造业、受苦,菩萨为其生起慈悲心,缘于法空之理,随顺众生,与乐拔苦,就是法缘慈悲。

3第三种无缘慈悲

这种慈悲,惟诸佛俱有,佛已究竟证得诸法实相,生相无明都断了,故心无所缘。但是众生没有证得诸法实相,轮回六道,受苦受难,佛还是要大慈大悲,救度六道众生,给众生与乐拔苦。虽然救度众生,而不起众生相,那是佛的大慈悲心,任运自然流露与乐拔苦,这就叫无缘慈悲。

至若大智度论卷十一记载:往昔雪山中,有一仙鸽,生活优游自在。有一天,鸽见一人,为大雪弥漫而失道,穷厄困苦,饥寒交迫,在须臾,鸽见此人,大发慈悲心,即飞行求火,聚薪燃之,为此人烤火取暖;又复以己身投火自焚,以施此饥人果腹。仙鸽以此功德,后来转世成佛,即释迦如来。

梵网经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食肉之人,杀生自肥,这就是残忍的行为。食肉之人,畜类众生,见到他的身子,闻到他食肉过后身上发出的臊气,舍之远避,例如屠夫入村,狗见惊吠。素食之人,心存仁慈,日益增长,推而广之,一切众生,皆可喜可爱,皆欲与乐拔苦,这就是慈悲为佛道之根本的原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鬼买卖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鬼买卖

鬼买卖海涛法师编著今天在市集上,竟然有人在卖鬼!丈夫对妻子说。卖鬼?鬼能干什么呢?而且鬼性难测,会有人买吗?妻子疑惑地问。当然没人理他啦!我也觉得很好奇,丈夫说:所以我就问了他价钱。喔?他怎么卖?丈...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谤人招报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谤人招报

谤人招报老儒刘泰宇,名定光,以舌耕为活。有浙江医者某,携一幼子流寓。二人甚相得,因卜邻。子亦韶秀,礼泰宇为师。医者别无亲属,濒死托孤于泰宇,泰宇视之如子。适寒冬,夜与共被。有杨甲为泰宇所不礼,因造谤...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九回 拜无胜军长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九回 拜无胜军长者

第四十九回拜无胜军长者善财来到出生城,寻找无胜军长者,竟无一人知道。善财以为妙月长者戏弄他,叫他去拜一个不知名的人。但是善知识究竟是信得过,左思右想不得其解,东问西问不见其人,就在街上徘徊,无目的地...

佛法本现成

佛法本现成

法眼文益禅师是法眼宗的始祖。他最初随长庆禅师参学,学了很久,总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同绍修、法进三人开始云游四方,寻求更多的指点。有一天,经过地藏院的时候,因天下大雪,行程受阻,只好寄居在地藏院里休息...

参加放焰口后有的感应

参加放焰口后有的感应

  参加放焰口能够让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使我们心中的杂念和忧愁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破除心中的烦恼和忧愁,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无染,而且通过放焰口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妖魔鬼怪的伤害,使我们...

佛教名词:佛顶骨_佛顶骨舍利

佛教名词:佛顶骨_佛顶骨舍利

佛顶骨(佛教解释)佛顶骨(佛顶骨舍利)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全世界上仅存一块,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白、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南京大报恩寺出土的阿育王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