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诵金刚经的神奇效果

仁达自1992年初夏学佛以来,每日持诵金刚经,坚持不辍,得到了很大的收益。1996年阳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我在烟台海防营,骑着一辆二六的自行车从东往西过五叉路口,由于正赶上几辆汽车从北往南驶过,我便左脚着地,右脚蹬在自行车脚蹬上,臀部坐在车座上,两手把着车把,停在路口上等车过去。这时从我的左后方驶过一辆摩托车来,响声很大,开得很快,当时我想:前面过车,这个人怎么开得这么快?我刚想到这里,那辆摩托车的右脚蹬子就撞到我左小腿上了,只听“砰”的一声,摩托车连人带车就飞了出去,摔出去七八米远,摩托车的几个零件也摔飞了,包括撞我脚的脚蹬子,都撞掉了。碰撞的声音就像摩托车撞到了一根铁柱子上一样,而我的腿却丝毫没有感到疼痛,我身体也没有晃动,当时踏在地上的左脚也没有动窝。

等最后一辆小轿车过完后,那人还倒在地上,没有爬起来,我蹬着自行车走到那人跟前,笑了笑说:“你这个人摩托车怎么开得这么快?!幸亏撞到我腿上,你要撞到别人,你给人家看病去吧。”

1993年阳历十月十二日早上,我一如往常继续诵读金刚经,诵到第十四品“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突然停顿,眼前一片空明,一切都不存在了(博主注:南怀瑾大师也是在读金刚经到“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于言下大悟。),在没有任何思维活动的情况下说出六句话来:

无风无火无山河

无神无鬼无有魔

无人无你亦无我

无僧无法也无佛

法界藏身无一物

君且听此自在歌

说此《自在偈》时,涕泪悲泣。过了一段时间,我恢复了常态,接着继续把金刚经诵完。早课做完后,我把《自在偈》记录了下来。几天后,我到北京法源寺,拿着《自在偈》去见我师父上能下行大和尚,当时在场的还有七八位居士,大家都争相阅读,但不解其意,于是请我师父给予讲解。我师父非常高兴,一边讲一边在那张写着《自在偈》的稿纸的右上方写下了:

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并签上了他老人家的法名“能行”二字,又盖上了三宝印。我师父能行法师当时跟大家讲:“这种状态是许多出家人一辈子追求都得不到的。”

2005年仁达三步一叩千里朝拜五台山过程中,非常劳累,非常辛苦,由于体力消耗超过了极限,晚上入睡前身体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二三十分钟。在这种情况下,仁达还是坚持每天持诵金刚经,从来没有间断过,其原因就在于通过持诵金刚经得到了智慧和自在。这种法喜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和猜测的,希望我佛弟子都要每天持诵金刚经。

《金刚经》是成佛之经、功德之经、灭罪之经、降魔之经、超度之经、长寿之经……持诵金刚经的功德连佛陀也赞叹不尽。在有生之年加入[每日背诵金刚经]群共修或者关注此公众号,哪怕仅仅只诵读几句偈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为了在后五百年里以最少的力量获得最佳的修行效果。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从前有一位果农 修行佛法但没有结果 只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从前有一位果农 修行佛法但没有结果 只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说是从前有一位果农信奉佛教思想观念,常常与寺庙禅师进行谈话,但是却不喜爱持戒以及禅坐。别人问他原由的时候他只说,他修持佛法是为了让自己练就无限量的大神通,而非为这些小事。但是果农这样的修行方法却一直...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

第二十六回 拜师子频申比丘尼善财拜辞无上胜长者,离开可乐城。那和乐无争的气氛,在善财头脑中盘旋。一意思念心理的作用,心与心相应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心心不相应,就是同床异梦,一事无成。行菩萨道,贵在知心...

佛力的真实感应

佛力的真实感应

  有些修行人,虽然嘴巴上讲相信佛力,但行动上未必相信。有些相信佛力,变成了迷信,什么都祈祷保佑一番。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佛力加持是有的。佛力其意思为,佛之力。佛具有二智,故亦称智力;以方便智能摄化...

暑天膝关节莫受凉

暑天膝关节莫受凉

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最主要的症状是关节部位疼痛所致的病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与生活质量。骨性关节炎可以累及全身所有的关节,但是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严重最明显的要数髋关节和膝...

挽回女友的短信和方法

挽回女友的短信和方法

一、以朋友的身份去联系对方分手之后,必须要认清你们不再是情侣的事实,要以朋友的方式去联系对方,更不要联系对方的家人或者朋友,试图让他们来帮忙挽回。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以朋友的方式联系对方,例如:简单...

佛教故事:罗汉菜:最贱不过是人头

佛教故事:罗汉菜:最贱不过是人头

最贱不过是人头佛灭后二百余年,阿育王出世,最崇敬三宝,每逢僧众即礼拜。时有一大臣,名曰「夜奢」,他于佛法没有正信。有一次看见国王顶礼僧众,即向国王说道:「国王为国中最尊贵的,为什么自屈尊贵而顶礼小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