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九节 无知是世间诸恶之根源,这就叫做无明。

第九节 无知是世间诸恶之根源,这就叫做无明。

/佛陀

苦行僧憍陈如、婆沙波和阿示说老远就看见佛陀朝他们走来。他们一眼就认出他就是悉达多。所以,他们各自对其他人打了个手势。阿示说用手分开嘴边的胡须,首先说道:

「你们看,那个败坏了修行人的名誉,离开了我们的悉达多现在养得多好啊!真是红光满面。虽然我们过去曾奉侍过他,但是我们现在在修行上已经超过了他。我们用不着再尊敬他了,一个都不要去迎接他。他想过来的话,就让他如我们一起坐在地上好了。」

「不过,阿示说朋友,他好象有点与众不同。」憍陈如说道。

「什么不同?」阿示说问道。

「他的步伐、举止是如此的安详、庄严。」

阿示说接下去说道:

「你从小生长在王宫里,过着王子的生活,一天三顿山珍海味。他当然应该这样了。悉达多确实有一种威严的风貌。但是,你听说过不用折磨自己就能解脱的事吗?我想,他已拋弃了苦行生活,正准备回迦毗罗卫国,重新穿上太子服。他是顺路来拜访我们的。」

佛陀越走越近,阿示说再也坐不住了,他第一个身不由己地站了起来,慌忙中还扯断了一根胡须。他看到佛陀的脸,他完全被佛陀的形象吸引住了,赶忙奔进山洞,端来了一张凳子,摆在一颗毗钵罗树下,又抢在别人面前,跪倒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对佛陀拜了三拜。憍陈如用同样的方式礼拜了佛陀,并一手接过佛陀手中的钵。婆沙波端来一盆水,清洗了佛陀的脚,然后和他两个同参一样,他也礼拜了佛陀。

「出家人,跋提和摩诃男到哪里去了?」佛陀问道。

「乔达摩朋友,他们乞食去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

「出家人,你们不应该直接称呼你们的佛陀为乔达摩朋友,你们应该在内心深处无限崇敬佛陀。我已是一个广大无边的觉者,常住禅悦,不受感情牵动。我特意从优娄罗来寻找你们。出家人,佛陀已出现于世界,我已觉悟了无上正法,我将教授你们。聆听正法,从生死轮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吧。」

「朋友,即使是修行,你都不能觉悟,那么过着舒服奢侈的生活,享受好吃的好喝的,你又怎能悟道呢?」

「出家人,我知道你们会犹豫,而不肯相信我的。不像你们所想象的那样,我并没有追求快乐的享受。如果说我离开了你们是为了寻找快乐的生活,我应回到迦毗罗卫国去,而不该去优娄频罗乡村。出家人,隐居者应避免两个极端:一味地沉湎于物质享受是十分卑贱低下、无益的,这是一个极端;严厉的自我折磨是痛苦、愚昧,而且也是毫无收获的,这是另一个极端。我拋弃了这两个极端,获证了开发自在的智慧的中道真理。哦,出家人,正由此中道,我获得了无上智慧,从而圆证了无上菩提。」

这时,跋提和摩诃男乞食回来了。他们见佛陀高坐在他们朋友之间,赶忙向佛陀致意,然后他们也跪在佛陀面前,五体投地地礼拜了佛陀。

「朋友,看到您的身影,我就感到十分的喜悦。」摩诃男说道。

「是的,乔达摩,您具有一种魅力。」跋提说道。

「出家人,我常住寂静,不被情欲所染,消除了一切不净,远离生活烦恼,圆证了真理。我来这里是为了将我精进探求而发现的正法传授给你们。你们现在开始用斋吧!但头脑要保持清醒,我将为你们宣说我亲证的正法。」佛陀说道。

行僧们分了一份他们刚讨来的饭菜给佛陀。饭后,他们又休息了一会儿。然后,他们就围拢到一起,聆听佛法。

「出家人,你们的意识应高度清醒,放松自由地坐下,我将为你们演说正法。出家人,僧人应该尽量避免两个极端,而应追随八正道」

佛陀接着给他们讲述了八正道,并讲解了其他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此八正道是唯一能使人健康平安的正确途径。然后,佛陀又阐述了四谛、十二因缘法。

「出家人,无知是世间诸恶之根源,这就叫无明。众生的智慧被无明障碍覆盖,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产生一种意识,这种意识也是虚幻不实的。因此,它就阻碍了对精神和物质的正确认识。这样就引发了各种精神活动,从而有触以及感受生起出家人,正确的信仰就是正见。这就是说,消除无明等错误观念,以及消除它发生的根源。」

「尊者,何为正见?」

「憍陈如,人们执着世事不放,因而,世事支配着众生。这样,众生就变得盲目而愚昧。如果没有这种执着、束缚,那就是正见。憍陈如,从绝对观点来看,有痛苦的存在,但没有受苦者。有业的存在,但找不到作业者。所以业过无常,作受如幻。」

「憍陈如,你这么想,在这一剎那中,你能静止于你所看到的某一件东西上吗?你能静止在你所听到的某一声音上吗?你能静止于你对某一事物的理解上吗?如果你能在这些事上不带任何贪心,那么,憍陈如,在那一个瞬间,你就不会陷入烦恼。如果你断绝了此污染法,那么从那一时起,你就不会再生于这些染污法存在的地方。憍陈如,染污法不存在的地方即不是在这个世界之内,也不是在这个世界以外,也不是置于这两个世界之间,这就是苦的消灭。引导苦灭的方法就是排除产生欲望的意念。憍陈如,时刻清醒自己的头脑,从自我幻梦中解脱出来,在无我思想指导下,观察整个世界,从而你就能探索整个世界。」

「善哉!善哉!世尊,我明白了!我觉悟了!」憍陈如欣喜若狂道。

「善哉!你确实明白了。你确实觉悟了。」佛陀说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一路风雪一路歌

一路风雪一路歌

一路风雪一路歌他的一生再平凡不过,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美好希望,从未因失败改变过梦想。19世纪,美国有一个年轻人满怀抱负,想身体力行改变美国教育界现状。他发愤读书,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了教...

媳妇护鸡

媳妇护鸡

媳妇护鸡俞曲园先生说:「休宁县朱村地方,有一人姓朱,父母早死,他的妻子姓许,在园中养了一窝鸡。一夜,许氏梦见公婆由外面来,用红手巾遮着头,脸色忧愁凄惨,走到鸡窝旁就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到园中一看,只见...

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

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

快讯:2022壬寅虎年大吉大利,为慈善公益事业再选出一幅“唐卡艺术精品”参加善拍!!!药师坛城藏品馆位于中原名城新乡高铁东站站前广场5号写字楼21层,“药师坛城藏品馆”由原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上将...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心中空明,人自清明

心中空明,人自清明证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针对《坛经》中的这虚空一说不少禅师都作过解释,从谂...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忍辱的美德

忍辱的美德罗侯罗自从被佛陀严厉的教诫以后,又常常跟师父舍利弗在一起,接受他的开导,在修行上,进步很快。佛陀在讲经时,舍利弗总是带着罗侯罗前去听讲;舍利弗在静坐时,罗侯罗总是跟着坐在身旁;布教时,舍利...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益西彭措堪布: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什么形象 观世音菩萨就在我们心中,没有距离。 观世音大士证得耳根圆通,由此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是无量身。 问:观世音菩萨在哪里,他什么时候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