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在家学佛与出家学佛的不同在那里? 

居士能够说皈依吗?居士可以讲经吗?居士可以化缘吗?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吗?居士能

为信徒念经拜忏超度吗?居士能够参与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务吗? 

以上六个问题常有人问起。照理说,那些都是出家僧众的分内事,非居士所当做,万一

做了,即失去在家学佛的立场;否则应现出家相,不该一方面舍不得离俗出家,另一方面又

要模仿出家生活,享受出家人的权利,这不是在家学佛的本意。在家学佛是为了获得佛法的

利益而学佛修行,护持三宝,是三宝的外护,不是三宝的核心。 

然而,时代变了,出家人少了,需要佛法和佛事的人数却增多了。在没有出家人或很少

出家人的地方,也允许在家居士代说三皈。三皈的本意是恭敬归命佛法僧三宝,其是以僧宝

来说三皈,不是在家居士说三皈,皈依僧宝也不是指皈依在家居士。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僧

伽未必是僧宝〉,收在《明日的佛教》一书中,其中对三皈对象的僧宝,就有很详细的说

明。 

总之,居士虽不可越俎代庖,自称皈依师,但他们可以在无人说法处及无人说法的时

地,代替僧宝中的某一位大德法师说三皈。不过,对一般众生,如种种动物,其不论死活,

任何佛教徒都可随时为之说三皈,使众生普种善根,作为未来得度之因。 

至于讲经说法,在佛世就有居士代佛说法的例子,甚至也有长者居士代佛为僧众讲授法

义。如大乘经中,就有维摩诘居士说法,胜□夫人也有说法的记载,因此,居士说法应该没

有问题。依古来惯例,居士不得以说法来赚取生活费用,是因为居士有他自己一定的谋生方

式,不靠讲经说法维生。但是,目前这个时代一切讲求专业,弘法也须专业化。如果居士以

弘扬佛法为专业,应该酌量收取报酬,作为养家活口的生活之资和交通所需。然而,若以讲

经说法为谋财手段,大受供养,漫无限制,那就不是学佛的居士应有的心态了。除此之外,

今日或明日的居士,若为佛教的文化教育及行政工作做专业性的服务,也应该接受适量的待

遇以维持家计。 

至于化缘,其本意是让没有接触过佛法的人有接触佛法的机会,所以比丘要沿门托钵乞

化善缘,原来目的不在饮食,而在种植信佛学法的善根。现代人提到化缘就联想到向人要

钱,这并非佛法的本意。当然,透过乞化而使在家人布施,双方都得实益,不过不能本末倒

置,不能表面给人佛法而目的在于要钱。现今化缘多半是为建筑寺院,很少是为了个人生

活,也有一些是团体和寺院乃至个人,为了举办、促成某一种文化教育慈善事业而产生,比

如印经、办学校、建医院、孤儿院、老人院等,面对此等活动,出家人应该做,居士们当然

也应该做。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乞丐教育家武训,就是以要饭来办学,这是值得鼓励的。因此,居

士化缘,但问其目的何在,不是可以或不可以的问题。若为拥护三宝,当然可以;若为社会

福利,同样可以;但若为购买私人住宅而假借佛堂、寺院之名,来营个人私利、图个人享

受,那就是违背因果的。 

寺院,《法华经》称之为塔庙,原本是用来供佛的舍利,后来才作为珍藏佛的法宝。在

有佛有法之处,一定有僧人照顾,所以在塔庙的旁边有僧房,这就完成了住持三宝的形象。

俗人亲近三宝,若住于寺院,称为近在,其目的是学习出家的威仪及修行的生活,并且为僧

伽大众服劳役,称为耕种福田。 

佛典中尚无居士主持寺院的成例,但是近世以来,日本的佛教以在家居士为中心,他们

住于寺院,生儿育女,代代相传,是职业的宗教师家族,和一般的在家居士不相同。另外。

像民初的杨仁山、欧阳渐、韩清净,都是以居士身而主持佛教教育和文化事业的。他们都有

道场,但不以寺院称之,比如祗园精舍、金陵刻经处、支那内学院、三时学会等。 

因此,近代不乏名居士主持各类道场的例子,都是用精舍、学会、学院、莲社、居士

林、居士会等等名称,不曾用过寺院的名目。如果居士一定要主持寺院,那可能是密教在家

派的喇嘛,或是神道教的庙祝,而不是住持。因为寺院的住持是代表住持三宝,居士既非三

宝之一的僧宝,怎能当住持?名实不副,是违背佛教伦理的。 

凡是佛教徒都应该念经拜忏。佛教既然鼓励生前结社共修,死后也当有同修的助念超

度。因此,居士当然可以替人助念,为人超度。不过,问题在于若干在俗之士以为人诵经拜

忏超度亡灵为专门职业,如先天、龙华、一贯道等斋教就有这种情形。他们平时不敬僧宝,

一旦有人过世需要超度,就出现专为亡灵超度的斋公斋婆,且学僧尼常用的经忏佛事到处赶

场。他们既是职业性的诵经团、拜忏队,当然就不免论工计酬,然这种现象是佛法所不许

的。 

也有人问,居士能否使用法器敲打唱念?这应该不是问题,只要是用来诵经拜忏、修行

佛教仪轨,而不是作为赚钱谋生的途径,就没什么不可。问题是,学会法器的敲打唱念之

后,很可能被人东邀西请,忙得不可开交,以至舍弃了自己的本行职业而把经忏佛事当成专

业,这是必须防止的事。在家居士的谋生方式有很多,若用修行的方法谋生,虽不会饿死,

也不会大富,正信的居士何必要下海去赶经忏? 

至于出家人的事务,所谓僧事僧管僧了,居士不得参与,更不可干涉;这就好比你不是

某团体的成员而去干涉该团体的事务一样,参与已属不可,何况干涉?所谓僧事,是指出家

人的生活、威仪、戒律的清净与否以及僧众之间的相互摩擦等,居士如果过问,就像自己不

是军人身分而走入军营去论断军纪,或处理军人的事务。 

出家人本为一体,因为是凡夫,所以他们之间可能有矛盾。但是僧无隔宿之怨,更无不

共戴天之仇,小小摩擦转眼即了,所以往往以不了了之的方式来处理僧众的琐事。如果居士

插足进去,反而使得事情扩大,而且口舌更多。所以居士进入寺院,只需热心护持,不可帮

一个说一个,谈论是非,制造纠纷。常言说,不看僧面看佛面,你是为信佛、学佛、护持三

宝而亲近寺院,故不要因为见到你所不顺眼的僧众现象而生讥嫌,自寻烦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像的起源,你知道吗?

佛像的起源,你知道吗?

有一天,佛祖心想:此四部之众,有很多人都懈怠,都不常听法,也不精进修行,使身能作证,又不祈求未获者获,未得者得。我现在应使此四部之众,能真正渴仰于法。那时,佛祖乃不告辞四部之众,又不带侍者,就有如屈...

伽罗呵的故事_2

伽罗呵的故事_2

伽罗呵的故事从前,在伽尸国的波罗奈城,有位弗卢醯婆罗门,他的门下有五百名弟子,是位人人敬重的国师。弗卢醯家中有位佣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迦罗呵。迦罗呵从小天资聪颖、记忆力佳,凡是听过的法,都能忆持不...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翅膀的高度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翅膀的高度

翅膀的高度苍鹰在选择翅膀时,它首先想到了今后在天空盘旋的高度。立志是我们与生俱有的一种求生欲望。然而,在我们年龄成熟期所产生的立志则非常重要。当我们选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就要锲而不舍去努力奋斗抵...

熟读挽回婚姻的名言不如付出行动挽回

熟读挽回婚姻的名言不如付出行动挽回

在挽回婚姻的同时,其实付出行动是最佳的做法,很多人只是去读了不少的挽回婚姻的名言,但是道理懂得不少,却什么也不去做,这样是不能让自己的婚姻得到挽回的,想让自己的婚姻被挽回就必须付出行动让自己真正挽回...

梦见极力挽回前男友预示什么,梦见前男友是什

梦见极力挽回前男友预示什么,梦见前男友是什

梦见极力挽回前男友预示什么呢?其实就是预示着你还是爱他的,潜意识里,你其实非常想要挽回他。那么在挽回他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呢?在挽回前男友的时候要注意,每天都要提升自己,想跟前男友保持很好的感情,就要...

男朋友不主动联系你说明什么 只说明一点 他没那

男朋友不主动联系你说明什么 只说明一点 他没那

前几天收到粉丝的一个私信,私信里面说,最近邻居阿姨给她介绍了一个男生,他们在上聊得挺好的。聊天之后的一周,他们开始见面。见面的时候,女生觉得男生也挺绅士,感觉彼此聊得都挺愉快,彼此间的共同话题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