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六十五节 圣天子,三游普陀山

第六十五节 圣天子,三游普陀山

普陀山是一个中外皆知的名山圣地,尤其在我国真是妇孺皆知,历代的帝王不是圣驾亲临,就是御赐敕封。因此普陀山很多有道德的和尚得到了帝王的恩泽,御赐紫衣袈裟,一直到现在普陀山前后寺还仍保存不少历代帝王的圣旨和御赐的宝物,他们珍藏得比什么都宝贵。如果问起山上古稀的老修行,谈起历代有什么王公大臣到过普陀山的,他们真是津津乐道,如数家珍的与你谈个不休。因为普陀山的和尚太多,所以也有良莠不齐,龙蛇混杂,行为不端的当然是少不了的,不过,有些是罗汉示现,隐得露疵,如小说上的济颠和尚,俗眼凡夫见这些和尚衣履既不整齐,威仪又不端庄,就有点看不顺眼,下面传说有干隆皇帝三游普陀山的故事,就证明一班人通常的看法,都是一样的。

传说有一个皇帝,三次私访普陀山,故事相当有趣,有人说这就是干隆皇帝三次下江南,便衣私访顺便去过普陀山三次。横竖是传说,姑且作如是说,有人说干隆皇帝是佛教徒,其实他不见得是真佛教徒,有很多的名山道场皆被他破坏了风水。他到一处地方,都美其名曰赐一御碑,立一御碑亭,结果这一块好地方的风水就被他破坏了。这不但是佛门中人说,就是世俗人也有很多人谈起此事。普陀山过去前寺前面的地方没有御碑亭时,海里的潮水涨潮时,东西两边海水的波浪,能够涌到前寺山门外,连接起来,后来经过干隆皇帝的御碑镇压以后,就渐渐的水退地长,现在东边退至千步沙,西边退至西方船,同时山上也很少有德高道隆的祖师出现。大家都晓得的雍正皇帝,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佛教徒,据说在干隆儿时有国师进宫,雍正皇帝都命干隆对国师顶礼下拜,而干隆想他是千乘之尊的皇太子,为什么向一个穷和尚下跪行大礼?但迫于父皇严命,真是敢怒不敢言,那时他就这样想:如果我将来权柄在手的时候,一定对这些坏和尚不客气。后来,他之所以不极力破坏佛法者,因为他的国母皇太后是一个忠实的佛教徒,他还不敢违背他母后的慈意,下边就是他三游普陀的经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拉珍文集]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

[拉珍文集]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

重点在内密灌顶是真是假拉珍今天有人告诉我新浪网上出现一篇文章叫做《真的受到内密灌顶了吗?》,一些行人围绕此文有一番热烈辩论,问我他们到底谁说得对?简单讲几句。刚开始几位的讨论依理而行,各自都有些道理...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他诵咒更灵验,火不能烧,暴不能害,以至鸡啄香而燃,牛受戒而驯化,甘...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达真堪布: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 带有目的地学佛是否是有所求?有人为了改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身体状况而学佛,有人认识到做人苦,因为在六道轮回中苦而求往生。请问,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

随喜听受此法一偈,则是深种善根的人啊!

随喜听受此法一偈,则是深种善根的人啊!

随喜听受此法一偈,则是深种善根的人啊! 无比殊胜的法宝经典,名:《佛说大集会正法经》!有正法名大集会,在阎浮提广大流布! 如果有众生暂时得闻,这个人假设有五逆重罪全部都销灭!不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讨帐的儿子早几年一次到昆明黄土坡那边一位同伙家吃饭时,看到他邻居家有一个三岁阁下的大头儿子,就是医学上讲的脑积水,头大得离谱。后来懂得到,周边的人都说孩子的父母做了昧苦衷,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孩子的父...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天堂里没有垃圾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天堂里没有垃圾

天堂里没有垃圾我至今仍不知道她怎么称呼。甚至连姓什么也不知道。可知不知道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时。姓对于她,已没有了意义。她是我们家楼前收拾垃圾的一位年老的妇人。老妇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