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八十节 导游普陀山全山

第八十节导游普陀山全山

在太平时中外的善男信女们,礼佛游览者,四时不绝。出家僧侣,参访朝拜者,亦是三五成群,络绎于道。随时可以赶斋,到处可以化缘,号称罗汉境界,海外家风。相传二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为菩萨入山出家之期,九月十九日为菩萨得道之期(均为农历)。三期中尤以二月大香会期为最盛。六月则游山避暑者较多,盖海洋空气流通,气温调匀,暑天中午最高温度不过华氏八十五、六度,早晚必凉,且有海水可浴,宜于消夏。有很多接待香客的大院庵,招待避暑旅客的设备也很完善。九月则称小香会,香客较少,并无拥挤之苦,秋高气爽,玩赏最宜。每届大小香期,上海、宁波、温州、海门等处,均有轮船,直放来山。内地各省,均须先到上海搭船,或转宁波,则终年有船直驶沈家门,距山只隔一海峡,帆船顺风时,一小时可到。

山上有三大寺,庵堂八十余家,均可招待香客,大都设备完善,宽者能容数百人,一遇香期,山中恒集数万人,食宿均可无虑。游客抵山时,码头有肩舆可以代步,若有熟识处所,可以迳往下榻。若系初到,原无目的,可就本书所列各寺庵,随诣一处,寺僧都很欢迎,大有宾至如归之慨。行脚僧则以前后两寺,为云水挂搭之所。住定后,或朝拜菩萨,或游览圣迹(大多参拜兼游览),若无向导必迂曲往返,或有遗漏之憾。今读此书,再阅导游,定能明如指掌。笔者把全山主要寺庵景物、故事、名目、路线,一一述明,用作导游。惟各人所寄住之地方不同,出发之点有异,而主要的路线则同。试以前寺为中心,分前山、后山两大干线及洛迦山,作三日游程。

第一日先游前山,普济寺为全山供奉观音之主刹,开创最早,规模宏大,为朝山者所必到。大殿之神运已见前文,中供观音菩萨坐像,座下有小龛,藏有十八金罗汉像,须请殿主师把锁开下来,用烛火方见。七千斤重的草绳吊大钟亦见前文详记。大寮有千僧锅、罗汉锅等大铜锅三口,大者一次可煮米多石,可供千余人食之不尽,其余陈陈相因,永不间断;有时僧多粥亦多,有时僧少而饭反少,而米固未增减,诚不可思议之事也,此出典即前文五百罗汉来普陀与菩萨斗法的来因。出寺向右有积善堂、晏坐堂、承恩堂、锡麟堂、息来院、土地堂(供山上的土地公),西上可观天柱峰、达摩峰,或沿石道西行缘白象庵、修竹庵、圆通庵、梅福庵(有梅福井,传为梅子真炼丹处)而至灵石庵,参观磐陀石(又名金刚石)、说法台、二龟听法石、五十三参石等。南下经大佛头、金刚洞、观音洞、芥瓶庵,而达海边。或由前寺向西平行,那是经磐陀庵(门前有一大放生池)、普慧庵、宝莲庵、清虚阁、伏羲庵而达金刚洞,北上至磐陀石,再回至海边。沿海岸向东行,至福泉庵(天后宫)、西方船(钢筋水泥所建船亭一座,悬于海岸,象征慈航普渡到彼岸之意,用意颇善。惜乎内中含有先天外道之气味,实是美中之不足也),再前行经广福庵、慈云庵(即供短姑处),而达道头(上山码头)。此时或由妙庄严路经佛顶山下院、海岸庵、白华庵(有竹禅壁画甚多)、三圣堂,而回前寺。或更东南行,至南天门,转经金沙至佛首庵、观音眺、西方庵,再转紫竹林、潮音洞(此洞古时灵感最多,在此可听潮音之怒吼),再转西北,经西竺庵、普门庵、正觉庵、天福庵(即总统所住之处)、天华堂、百子堂、多宝塔、莲池庵,而回前寺。

第二日由前寺出发,向左经普陀街,有药师殿、澄心堂、龙王宫、法喜院、清一堂、大悲殿、兴善庵、法如庵、洪筏房,至此或左上至法华洞、东天门、妙峰庵,南下至金仙阁,过后山。或由大道直行至仙人井、金仙阁,翻岭过后山。顺大路经悦岭庵、鹤鸣庵、大乘庵(后殿有卧佛长达数丈)、常乐庵、香林庵、长生庵、光熙亭、新清凉、雨华庵、禅那庵、龙寿庵、旃檀庵、双泉庵(庵后有双泉,吃之不尽,用之不竭)、海曙庵、积善庵、伴山庵、定慧庵、上清凉(已塌)、常明庵,转下过弥勒庵、杨枝庵、而达后寺(法雨寺)。后寺有大铜镬重万斤,能容米二十四石(详情已见前文另题介绍)。出寺由左上山,一路石级铁栏,且行且住,回首东望,海阔天空,经雷祖殿、云扶石(刻有海天佛国四字),而达佛顶山慧济寺,为三大寺之一,其规模亦甚可观(见前专题介绍)。山后东北面有法喜庵(产茶为全山最佳者)、舍利塔、云水洞、天竺庵,均隐修之佳地也。出寺由山岭向东行,经菩萨顶、光熙峰、狮子洞、古佛洞,过飞沙澳,而至梵音洞,在此可叩求菩萨现相(灵异均见前文专题介绍)。转经飞沙澳,沿海边行,过极乐庵、羼提庵。经千步沙,金沙布地,软若兜罗棉。且行且观潮,至朝阳洞(观日出),折返仙人井,会原路归前寺。此为全山之大概也,详略当视游者之精神与兴趣及个别之因缘自择焉。全山茅蓬甚多,不及备列,路旁多有立石标名,倘具慧眼而虚心访求者,自可随处参叩。地灵人杰,名山胜地,宜于养道,当不乏大德高僧潜修其间,而真修之人,每多隐晦韬光,不求人知。如谛闲法师曾于光绪二十五年来山住茅蓬(即莲蓬)。民初太虚大师在山闭关后,曾静住于禅那庵。至于印光大师在山住三十余年,则人所共知也。

第三日可雇帆船往洛迦山,经莲花洋(据云有二十四个莲花浪),翻腾汹涌,船之颠簸亦甚,惊心动魄。洪波巨浪,荡浴日星,水分五彩色,亦奇观也。山上有景,曰水晶宫。有茅蓬四,曰妙湛、曰圆通、曰观觉、曰自在。其下为洛迦门,舟楫之往来闽广外洋者必经此,东北角上设有灯塔。明时屠隆有诗云:荧荧一点点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万劫灵明应不灭,五灯传后与何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 长春出成绩的画室电话今后的教育,要讲生产,要讲服务,要知道劳工神圣。为什么要讲劳工神圣呢?因为社会的生产都靠着各个人劳力的结果,各个人能劳力,社会生产自然就丰富了;假如大多数的...

如来不舍穿针之福

如来不舍穿针之福

证严法师 莫轻少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佛陀有一位眼盲的弟子正在穿针,穿了半天穿不过去,就说:「请肯发心积功德,请为我穿个针吧!」 这时佛陀正好从他的身边经过,便伸手接过他手里的针,...

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

六祖坛经:行由品 第一

【原文】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第一流的生灵是什么?母亲答是人类。那么他们比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小鸟又问。母亲答,他们并不比我们幸福,因为人类的心里长着一根刺,这根刺让他们终生都生活在疼痛的煎熬里。小鸟表...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

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

问:业障和烦恼到底是什么器械?该若何消除?答:业障在于自心的执着,假如我们对相上不执着、不分别,那么,我们心坎里面的业障就不存在。最大的业障是内在里面的习惯。加持是一种增上缘,最重要的是根本的亲人缘...

宣化上人:这是斩断烦恼树,一把最锋利的斧头

宣化上人:这是斩断烦恼树,一把最锋利的斧头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则无贪着。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则于我法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