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开示问答: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

居士:法师慈悲,我们常听您讲念佛要感应道交,我如何才能确定感应上阿弥陀佛的慈悲光寿?感应有什么感受?或者有其他什么异样的情形吗?到底怎么才算是感应上了弥陀的慈悲愿力?

法师:我们讲念佛法门的奥妙,理则是感应道交,这是这个世间上,这个法界当中,最深邃的心性上的学问,属于这种悟境的范围,不是属于第六思维逻辑范围。就是用我们至诚恳切念佛的心,这叫“能感之机”。法界存在一种所应之力量,这种力量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的愿力,这就是所应。这个道,是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的愿体乃是同体,这就是深邃之道。透过这样的同体的渠道,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能交融在一起,能互动,能沟通,这就叫感应道交。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念佛,也不要去追求什么境界,你说在念佛的时候,能在这句佛号当中找到一种安心,获得一种欢喜,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了,“欢喜光”就在我们身上体现了。我们这句佛号能够念得绵绵密密,不中断、相继,那么这是阿弥陀佛名号当中的“不断光”在加持我们了,我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上了。在念佛的时候,这句名号让我们生起了这种惭愧心、悲痛心、感恩心,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愿力名号在我们心性上开显出我们自性的一些善的力量,这就是感应道交了。这是一般的用平常心去理解感应道交。再就是如果从瑞相上来看、灵验上来看,也是具有的。但这不要去追求。比如我们念得比较清净的时候,会忽然闻到一种异香。这个如果是有心去求,一定闻不到。往往在无心的时候,会忽然传过来。名号沟通着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在我们的一种无作妙用的心性当中,名号法尔自然地把西方净土的宝香传到我们这个地方。音乐、光明、莲华,这些也都是存在的。你出现这些境界,也不要去执着它;没有出现这个境界,也不要懊恼。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就是最好的境界,也就算最妙的感应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僧稠 (岭东第一禅)僧稠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不止。偶然间,僧稠看一本佛经,他突然醒悟,于是投身佛门。这年僧稠二十八岁。...

素由心生|素食男神“何以琛”

素由心生|素食男神“何以琛”

随《何以笙箫默》的热播,何以琛扮演者钟汉良已经成为国民女性心中的男神。剧里:何以琛,让人迷恋的并非是帅气的轮廓、高雅的气质、优越的物质,而是他始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顾一切七年如一日的坚持着.....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八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诸位观众,前些时候有同修问我:‘学佛要不要做慈济的功德?’这一句话的理念,我们必须要清楚。整个佛法可以说就是一个大圆满的慈济的功德,慈济功德就是...

海涛法师:炒菜时炒死虫,会跟它结恶缘吗?

海涛法师:炒菜时炒死虫,会跟它结恶缘吗?

海涛法师:炒菜时炒死虫,会跟它结恶缘吗? 问:炒菜的时候不小心炒死一只虫,炒完以后我不敢吃,不过有对那只虫念阿弥陀佛、宝胜如来,我不是故意的,不知道这样会跟它结恶缘吗? 答:你把它炒死就已经跟它结恶...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父母是家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父母是家

父母是家杨甫,是安徽省太和县人,从小父母就十分疼爱他,供他念书、吃穿一切。但是,他进城考试却没考中,出外做生意也没赚钱,想要娶个妻子,也没有合意的对象,但是,他的父母仍然认为很安心,因为杨甫总算平平...

15、立即长大

15、立即长大

15、立即长大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飞机不要二三天就可以到,而且能够飞到太空去。从前做什么事情都要靠人工,现在事事都有机器代劳,科学进步确实带来人类不少的幸福,人可以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