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感而遂通与感应道交

【感而遂通】

一千六百多年前,慧远大师与荆州名士殷仲堪在东林寺内一泉边品茗谈易,甚为融洽。殷仲堪赞大师“师智深明,实难庶几!”大师亦赞殷辩如泉涌,“聪明如斯泉”,聪明泉因此得名。其间殷仲堪问慧远大师:“易以何为体?”大师回答:“易以感为体。”

据《周易·系辞传》,“易无思也,无为也,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之体是“无思”,就是没有思维,超越思维的;“无为”是不加造作,无形无相的;寂而不动但是又灵明不昧,一感就马上显发出来,“感而遂通”。有感就有应,显现在卦的爻相上,所以爻相就包含了很多信息。

所以易是很神妙的。神是“圣而不可知之”(引自《孟子·尽心下》),神妙莫测,但又真实存在。正因为“天下之至神”,就是神妙到极点,才能“不行而至,不疾而速”。如果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无法理解“不行而至,不疾而速”,要从感应的层面,才能理解这些文句。

【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融。通过同体的通道,就能召唤弥陀名号的德能,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

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所应的救度力量十劫以前已成就,这种悲愿威力也在吾人的心念中。只要信愿具足,能念之心与所应的佛力即时感通。阿弥陀佛整日伴随着吾人,须臾不离。如同洪钟待叩,亦如寂而不动之易体,感而遂通。感通后神妙莫测。阿弥陀佛愿力亦复如是。

把握感应道交的原理,便能体认净土法门的本质理念,信根、信力也能顺利建立起来。是故净业行人以至诚心念佛,即可契入感应之道,成办往生大事,万修万人去,斯语真实不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五佛示梦—范李二中相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五佛示梦—范李二中相

五佛示梦范李二中相万历九年,中相范李二人,奉命建佛寺塔院。等到寺院落成的前夕。李公梦见有五位印度僧人自西北飞来。「啊!实在太神奇了。」他心中想,然而好一回,五位飞行僧人仍然在天空中,并没有要立刻下来...

结婚后运势好与不好 跟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有关

结婚后运势好与不好 跟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有关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有些人婚前一贫如洗,诸事不顺。但结婚后生活却一改常态,不但财富有增,做其他事也会顺顺利利,一切都往好的方面发展,这是因为夫妻双方的生辰八字互为喜用,起到了帮扶的功效。那么,结婚...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四节 是水重要,还是生命?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四节 是水重要,还是生命?

第十四节 是水重要,还是生命?/佛陀偌黑泥河水湍急,夹带着一块块薄冰,从喜马拉雅山坡上流了下来,经过一段蜿蜒曲折以后,化成一条条瀑布,时而直流奔进,时而又喧哗着跃下悬崖,然后又自然地沿着河道而下。当...

道教养生对人都有什么要求 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道教养生对人都有什么要求 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道教养生十分注意生活卫生这一问题,梳头、洗脚和刷牙是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卫生习惯,道教养生对三者都有一定的规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梳头梳头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清洁和美观,还能够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我们...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床头女像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床头女像

床头女像在安积良斋的床头,无论何时都挂着一个女人的相片,在相片下随时供献着珍奇果品。这里面有一段有趣因缘。安积年轻时,娶了一位妻子。安积因幼年出天花,面貌变得非常丑陋,疤痕满脸,像个怪物。那女人嫌他...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问:修行人该如何对待网络等现代高科技手段? 索达吉堪布:有智慧的人能利用善巧方便自利利他,没有智慧的人却只能利用各种方便造作恶业。正如《宝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