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四节 发心朝山,舍身得救

第五十四节 发心朝山,舍身得救

煮云法师著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人因朝普陀山进香,遭巨浪落海而死,更没有听说有来山进香的香船,在海里翻沉,或溺死了多少香客,这就是感应的威灵。甚至有存心舍身投海,以报佛恩的人都不得死。相反的不是朝山进香的船,往往在海中遇险,好多大轮船的沉翻,时有所闻。现在说几个来山进香感应获救的事实,以证我言不谬。

明朝时候有一个信佛的汪居士,他是安徽省人,客居在江苏昆山王澄老对门。为了要到普陀山进香,三年之前就诚心诚意的吃长斋。到了三年后元旦那一天,一切预备好了,刚要束装上船,忽然他的店旁起火。有人赶来急报,促其速回救火,恐怕马上就会烧到自家的店房。汪居士说:我积诚三载,今天方才如愿去朝南海菩萨,岂以一店易吾去志乎?纵然被毁,吾亦不归矣。因此竟命船家扬帆南行,往普陀山进香而去。迄至汪君朝山进香已毕,返回昆山,但见四面的店屋以及王氏大宅,俱成焦土,唯有汪家的店面楼房独存无恙,万人惊叹不置!这种不思议的感应,不信佛教的人听了,怎么能不来信仰佛教呢?

明朝时还有一个姓曹的童子,江苏江阴人,自幼持戒精严,曾发愿舍身供佛。自己凡有所积,都转施穷饿的苦人。万历庚戌二月,跟随姓庄的长老往普陀山进香,到了梅岑山(即普陀)瞻礼观世音金容后,该童子默祷菩萨并发誓愿言:愿舍此身,以报佛恩。既而舟出海口,船行到大莲花洋,风涛骤作。曹姓童子遽合掌跃空,踊身跳入波心,眼见随波逐浪沉入海中。带他来的长老无法挽救,又重返山,便择日与合寺僧众,广修忏法,超度舍身的童子。然而奇怪的到了七月中旬,曹姓童子寻至庄长老处。庄长老惊问其详,他说:那天我初跳入海洋时,当时一无所见,不久忽然在下流数步外,见一胡僧,自水上乘一舢板来,口称:吾来度汝!轻疾如驶,倏忽已及舟山浅沙,携我投渔翁家,便求寄宿,须臾不见胡僧。其家推询缘由,经我说出,共相怪叹,都说这是菩萨显迹世间。明日他们送我到舟山镇海寺,从首座披剃,教习诸经咒。今归故乡探视,故我仍寻访长老至此。长老喜而留下,携其还归故地山庵,父母见儿,悲喜万分。由是远近缁俗,翕然皈依,大家从此都念起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来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我真的信佛,学佛了吗?突然发现一直是自己骗自己

我真的信佛,学佛了吗?突然发现一直是自己骗自己

算一算我自己的学佛年数,应该是 10 多年了吧。学佛如是久,受用却寥寥。内心的焦虑经常让自己提不起正念,无从精进。总奢望着哪一天能学到大法,哪一天能道力猛增,或者哪一天,能在打坐中明心见性,澈见本来...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

夫妻不和使用男女和合术方法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夫妻关系不和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两个人的情分变淡了,这个时候使用一些和合术之类的方法,对于增进双方的感情是有好处的,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增进感情的操作。1、...

道证法师: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

道证法师:犯戒后,怕人指责而隐藏过失,只会招来更多的黑暗

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佛、道、基督教中如何解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文化名著总销量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中国道家学说的书籍虽然在中国日渐式微,与之相反的却是,在西方...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8.巧匠比丘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8.巧匠比丘

18.巧匠比丘有一个男子,他们一家三代都是当地有名的能工巧匠。有一天,他在为人营造仓房时,听见几个工人在谈论佛法,他越听越入迷,不知不觉中连手中正忙着的活给忘记了。回家后,他得到长辈的同意,就在当地...

素食和放生是汉传佛教环保的福音

素食和放生是汉传佛教环保的福音

的确,就环保而言,早期佛教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理想。其他方面可以不谈,单讲食肉这一点,现存佛典所反映的早期佛教所持的观点就值得商榷。本来,慈悲戒杀是佛陀所极力宣扬的,他反对他的弟子去耕地,以免...

感情遭遇挫折 一个勾女人法术帮助你

感情遭遇挫折 一个勾女人法术帮助你

有人说人生来就不公平,有人含着金汤匙出世,有人天生就貌美,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不管有钱没钱、美丽丑陋,时间都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然而即使每个人一天的时间同样长,但岁月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却大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