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第五十五节 童子睹异,老人免遭沉溺之灾

煮云法师著

再说明朝有一个张老头儿,他是江苏苏州皋桥人,平常崇敬佛教,最喜斋僧。在万历辛亥年的春天,将往普陀山朝拜观音大士,携带了一个八岁的小孙子同行。张老头儿乘第一只船,他的孙子忽然看见满船上的人,手足皆被绳子捆缚,特别骇怕,就在后边拉住他祖父的衣服,不肯跟他上船,并说明所看见到的怪异。祖父一听生大恐怖,立刻就舍船登岸,换乘第二只船。他的小孙儿复言所见如初,又不肯他公公上这只船,他公公也听他的话登岸,再乘第三只船。再问他孙子所见如何?他的小孙回答说:只见前面两只船上的人都被捆缚,这只船没有。张老儿心犹未决,忽有两人立船首大呼曰:勿乘彼船而快来此,此船甚稳!此时好象有人从后推他似的,遂抱其孙登船。他们刚刚坐好,再看那个讲话的人以及推他的人,都无所见。后来,日暮潮至,云涌山立,前面两船所装载的,都是江湖卖技之流,舟人又不善迎潮,即时覆没,全船的男女,没有一个幸免生还。张老者所乘的船,平安无恙。过了三日,仁和县令出巡江口,检阅溺死的群尸,每人腰缠中,各有两大锡锭,小刺刀一把。检验以后,知是钩淫之具。深深的信知阐提无赖,恶贯满盈,遭此横溺,恶人自食恶果,所以小儿见此应死之人,皆有死相可畏。老人因有朝山之诚,及平日之善,所以菩萨感应,没有遭到此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一回:观世音菩萨传序

第一回:观世音菩萨传序

观世音菩萨之事迹,传者异言,即其法相之是男是女,亦多所争辩,此实世俗之未能深察也。夫法华经云: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印光法师之言曰:观世音菩萨于往生劫中,久已...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进行道,威德具足,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驼骠比丘时常发心营办僧事,关照僧众的饮食起居,佛称赞其‘营事第一’。当时,在僧团中有一位福德浅...

达真堪布:慧中生定有什么特点

达真堪布:慧中生定有什么特点

达真堪布:慧中生定有什么特点问:大圆满法和其他修法的不同在于大圆满法是慧中生定。慧中生定有什么特点? 答:一般修法都是定中生慧,先修定,通过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禅定开启智慧。大圆满法主要是消业...

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佛经--佛说阿弥陀经全文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三拜)【莲池赞】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台,接引上金阶,大誓弘开,普愿离尘埃。南无莲池...

悟妙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

悟妙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

请问法师,学佛应如何寻找善知识?释迦牟尼佛、弥勒菩萨、世亲菩萨以及宗喀巴大师都宣说了善知识的法相。末法时期,具有全面功德的善知识较少,但最主要归纳为三点:1、戒律清净,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

“觉远”李连杰的修行路在何方?任沧桑岁月诉说无常

“觉远”李连杰的修行路在何方?任沧桑岁月诉说无常

近日看到有关李连杰的报道,我大吃一惊,他现在面目干瘪消瘦,驼背严重,连起身都很困难,甚至需要人搀扶。谁也无法相信,这还是当年那个玉树临风的“觉远”吗?这个伴随着我成长的国际武打巨星,给我带来了许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