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四十七节 佛顶山沙弥祖师辟丛林

第四十七节 佛顶山沙弥祖师辟丛林

煮云法师著

据说佛顶山的开山祖,是一个小沙弥,这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传奇故事。后山有四大房头之一的悦岭庵,全山以此庵子孙为最多,一直到现在,人数与规模还是不小。有一天悦岭庵的小沙弥,无事想穷究山巅,那时佛顶山还是一片荆棘蔓草,更是无人问津的一座大高荒山,这个小沙弥好象探险家似的,手攀葛藤,脚踏乱石,目的是要到最高山顶上去看看。有志竟成,不多时竟被他在荒山顶上发现了新大陆,见有平地一块,古石碑一方,上面刻有慧济禅林四个大字,因此他就若有所悟似的沉思良久。他想这个山上过去已经有人在此建筑过寺院,不然哪里有平地和这块方石碑呢?前人既能在此建庙住众,我也一定想法在此地建个丛林,以供来山静修的僧伽,使他们在这高山上可以静心用功办道,继而可以了生脱死,这样我的心愿才满。小沙弥打定了主意,心中特别高兴,下山回去与他师父商量到佛顶山开辟丛林的事。他的师父见他如此稚气,说话也不量力,明知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就生气的回答他的徒弟说:你说可以兴建丛林,你自己去建筑好了,这么高的山,你简直说话不自量力!小沙弥见他的师父看不起他,就肯定的发誓说:师父!我一定设法到山顶上兴建丛林,方满我心头之愿。他的师父见他大言不惭,因此更生气的说:你如果能够在佛顶山上建起丛林,我做师父的去替你烧三年大火,煮饭供养你们三年。小沙弥见师父如此瞧不起他,料定了我一定没办法兴丛林,而我则非要完成我的志愿不可,今天就下山过海去,往各地募化,不达目的誓不回。从此这个小沙弥,离开了清净庄严红尘飞不到的佛国圣地,离开了与他朝夕相见的暮鼓晨钟之处,拜别了剃度出家的教经学赞的师父与师兄们,虔诚的跪在观音大士圣像前默祷着道:菩萨!弟子此次下山化缘,为了要兴建丛林,供养十方僧宝,用功办道,唯愿菩萨大慈大悲,冥中加护,随愿所成。祝罢拜了三拜,就下山去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香菇油菜豆腐

香菇油菜豆腐

对有机蔬菜和水果的评价,我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食物的要求并不高,只希望能吃出食物原本该有的味道,仅此而已。作为一个出生于70年代早期的70后,小时候吃的是没受污...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寂照打擂

佛教故事:少林故事:寂照打擂

寂照打擂同治年间,京城里来了个名叫呼达汗斯的洋人要在中国立擂比武。他向清廷提出条件:百天之内若输给中国人,他的国家将向大清帝国称臣纳贡;若中国人败在他手下,清政府必须向他的国家称臣纳贡。当时同治皇帝...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五色旗的注意事项

悬挂和使用佛教教旗指引:1.当悬挂教旗时,深蓝色的部份必须在悬挂者的左面。2.在五色混合的条子上,深蓝色必须永远在最上方。3.升旗时,必须快速地把旗帜升到桅杆顶,但降下时则须缓慢进行。4.悬挂教旗必...

南京栖霞寺“感应舍利”有何“感应”之处?

南京栖霞寺“感应舍利”有何“感应”之处?

资料图:6月12日上午9时15分,阿育王塔中密藏千年的“佛顶真骨”和“感应舍利”真容展现在世人面前。崔佳明 摄 中新社发 摄2010年6月12日,南京古栖霞寺举行了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法会...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四节 欲食半饼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四十四节 欲食半饼

第四十四节 欲食半饼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嗔恚,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译文:多吃了六个饼子有个人...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一回 拜不动优婆夷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二十一回 拜不动优婆夷

第二十一回 拜不动优婆夷善财想到大光王的臣民,如此和睦相处,事事无争,真乃转轮圣王应世!这时他的身心,已达到平等性智的境界,烦恼涅槃,在他心中都无染着。如此安稳步行,来到安住城。人们告诉善财说不动优...